大年初八,我对56岁妈妈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前害怕接到她的电话,她经常说:“我又要交房租了,买菜花了好多钱………”
–
01.
妈妈小学只念了一二年级就放弃了学业。
我从4岁半念学前班,我的妈妈就去了广东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我们只有一年一次短暂的过年见面,依稀记得,太奶奶指着面前陌生的面孔告诉年幼的我和弟弟:“这是妈妈,快叫妈妈!敢不敢叫?”
自从她去广东打工,妈妈从我们的生活里无足轻重,只知道她没嫁好过得很辛苦,就连我和弟弟也受牵连。
只知道上初中念书的生活费是妈妈给爷爷,我再跟爷爷要,那些生活技能都是被逼着自学的。
有一首歌这样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听了无数次,从来没思考过歌词的含义。
而且小时的我认为,我要是纯留守儿童也挺好,那证明我的爸爸就不是懒惰的人,他在家不干活好没面子,村里人看到我就会问,其实就是取笑的意思。
念书生活几乎出现不了妈妈的身影和声音,她从不参与我的决定,我也因此变得不听劝,可能就是缺少感情吧,无任何爱的链接,就会出现一股脑问号:我凭什么听你的?
02.
工作以后偶尔会打电话,一两个星期一次,说说近况。
结婚生子后,我也成为了一位母亲,体会到了当妈不易,加之不识几个大字的她居然学会玩微信,看朋友圈以及刷抖音,微信转.账。
这些都令我感到意外。
她学会了发微信问我吃饭了嘛,和我商量事情。
她有段时间比较沮丧,跟我说话也是抱怨生活种种,她经常说:“我又要交房租了,买菜花了好多钱……”
有耐心的时候我就会说:“肯定要花的,活着就要花,不吃饭人就活不成了。”
没有耐心的话我就会受她情绪影响,整个人难受一天,觉得生活没有期盼。
因此那段时间,我极其害怕接到她的电话或收到微信语音。
当我看到消息框和电话,我心中咯噔一声,然后等情绪调整好了才给回复,因为会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现在回想起来,果然让妈妈和婆婆开心很有必要,因为他们心情好了,我们的心情也不会差的。
不过还是要在一定范围内让他们开心,不能触碰原则这条红线。
03.
大年初八,我们聊了很久,是互发微信语音的,她不会打字。
我其实有事,但我看她分享欲不错,我就陪着她聊,慢慢发现我们这两三年打电话发语音多了才渐渐了解彼此,要不然用zui熟悉的陌生人形容一点不为过。
中途我们因为某件事都说上火了,她生气了,还说她心脏都要被气炸了,头疼了,不说了,要睡觉去了。
看来我真把她惹毛了!
然后我淡淡然来了一句:“我没生气,我只是说出我的想法,对你有更好的了解。”
结果她没有去睡觉,继续和我说起过去事,也越来越知道她承担了很多,也懂了很多以前小时候快忘记的事。
她一个人承受了压力,我们读书怕给我们更大的压力,并选择了三缄其口,只有我成家之后问起才说。
是吧,可能那时候她告诉我那么多具有压力的事情,我可能也没有那么好的心态承接以至于发疯。
因此,在联系中我增加了对妈妈的更多了解。
其实这位小学毕业的母亲,她也懂得很多道理,她也有很多无奈,她也害怕变老,她更害怕她的妈妈变老……
总之,今天说开了我们都很高兴。
以后,闲时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