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断崖边的萤火
1998年的夏天,贵州深山里的蝉鸣格外刺耳。十岁的李岩蹲在教室后排,用铅笔头在草稿纸上反复描画同一个几何图形——这是他父亲临终前教他的最后一个定理。窗外,母亲王桂兰正弯腰在玉米地里除草,竹篓里装着刚采的野山菌,那是全家一周的口粮。
“李老师,李岩又逃课了!”班长的声音让王桂兰猛地直起身,脊椎的旧伤瞬间扯得后背生疼。她攥紧镰刀,快步走向村小的土坯房。推开门时,却见儿子正趴在课桌上,用左手艰难地抄写黑板上的习题——他的右手因三年前触电事故截肢,铅笔在指缝间颤得几乎要滑落。
“妈,我想当工程师。”李岩抬头时,泪水在睫毛上凝成晶莹的珠子。王桂兰没说话,只是从布兜里摸出半块玉米饼塞给他,转身时,她瞥见儿子课本扉页上用炭笔写的歪斜字迹:“残疾不是借口,懒惰才是耻辱。”
深夜,王桂兰在油灯下缝补儿子的校服,针尖扎进手指的瞬间,她想起丈夫临终前的嘱托:“桂兰,咱家穷,但骨头不能穷。”她将染血的布条悄悄塞进抽屉,第二天清晨,她把攒了三个月的鸡蛋钱换成两本旧习题集,塞进李岩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