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

寡妇姓李,名叫富贵或者贵富,当时让我困扰的还有一个叫丽艳或者艳丽的女同学,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种名字,就特别错乱,所以,请原谅我的智商,后来我就一直叫他寡妇。

同窗两年,他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趴在桌子上睡觉,精瘦,黑亮,有一口大白牙。

他家在一个镇子上,据说条件不是很好,大部分乡下孩子到县城读高中的时候,都会选择住校或者自己租房子住,可是寡妇并没有,他比大家都有能耐。

我们老家的县城,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青颍公园”,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地方,寡妇不知道用什么神奇的招数说服了公园管理员,他以晚上帮着看门为条件,免费换了两间在公园拐角的小门房,不但可以住,还能生火烧饭。

我佩服他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因为寡妇“家”在公园里面,环境好,隐蔽清幽,他临时的家,就成了我们逃课或聚会时的窝点,他总是咧嘴呵呵笑着,很憨厚淳朴的模样,大家都不讨厌他。

经常看我写字的朋友都知道,我的高中有点和大家不一样,今天系统的描述一下,(龇牙笑),我从高二开始,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学习美术专业课,也就是素描、色彩、设计之类的基础美术课程,所以,只有偶尔才会回到之前的学校,所以,我和同学们只有两年的交情。

说到寡妇,就必须要说一首诗,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深刻。据说,这是80后很流行的一首诗,作为90后我,其实也不是很明白(正经脸)

有一次我回到最开始的学校,寡妇拿了一张纸过来说,晚上班级有个活动,让我给大家朗读一首诗,就是下面这首,当然是没有后面这半部分的。

《卧春》—— 《我蠢》

暗梅幽闻花,—— 俺没有文化

卧枝伤恨底, ——我智商很低,

遥闻卧似水, ——要问我是谁,

易透达春绿。 ——一头大蠢驴。

岸似绿, ——俺是驴,

岸似透绿, ——俺是头驴,

岸似透黛绿。——俺是头呆驴。

寡妇已经靠这首诗成功捉弄了好几个同学,我是不知道的,旁边一个好心的同学,善意的提醒我说,你先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的读上几遍再答应他,我看那位同学眼神闪烁,欲语还休的样子,就有点懵,我还真的,找了一个角落认真的念了几遍,越念越觉得不对劲,而后,我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识破了寡妇的伎俩。



跟我们比起来,寡妇总是怪怪的,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觉得他浑身上下都透着怪异,说话也总是满口胡言、之乎者也之类的,经常絮絮叨叨,自言自语,我是又嫌弃他,又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

后来,大家都有升学的压力,我跟这些同学交集少了很多。

再后来,听说,寡妇家的窘境已经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他爸妈身体都有很严重的慢性病,需要长期大量的药物维持,靠种地为生的人,哪里有钱经得起这样折腾呢。

我还听说,寡妇本身也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听了这个后,我总算明白,6月的某个早读课上,在沉闷的读书声中,忽然传来一个更为沉闷的声音,然后,有人惊呼着跑向寡妇的位置,我透过层层人群,看见他时,他已直挺挺的摊在桌子下面。

一阵错愕和慌乱后,班长背着他往校门口冲。

我们去看他时,他依旧咧嘴笑着说:天气有点闷,中暑中暑,没大事儿。

一晃很多很多年就过去了。



再见寡妇时,已经是工作之后的事了,我们同在魔都,无意中,通过其他同学,辗转有了联系,他发了帖子给我,说要结婚。

我把所有能联系上的同学,召集在一起,去参加寡妇的婚礼。

寡妇是这样出现在我的面前的:他穿深色长衫,立领,斜襟,盘扣,脚穿浅口黑色老布鞋,依旧精瘦黑亮,但是,一举手一投足好似都有了些规矩,那规矩看不见摸不着,只觉得他手势变得和缓,步伐变得从容,有点“缓步从直道”的感觉。

我们完全被他的装束震住了,在他面前有穿越回到了民国的感觉,好似站在熙攘的十字路口,满眼是陌生又熟悉的画面,唯独他自己忘记回家的路,有些孤零和格格不入。

我怔了很久。

直到,他开口说话时,看见他咧嘴露出的两排白牙,我才确信,这是我认识的那个寡妇,抛去装束,好似跟之前并无两样。

说是婚礼,其实就是个简单的仪式,寡妇不多的朋友和同事聚在一起,没有双方父母出场,没有华丽的宴客厅,没有司仪,没有喧哗热闹的气氛,所有一切现代婚礼该有的模样,在这里都找不到。

他招呼我们后,又去接待其他客人,我盯着他来来回回看,那一袭飘荡的长衫下,竟也包裹着一副雍容沉淀的风骨。

寡妇现在的工作,在某高校做辅导员。



婚礼仪式开始,一位有着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长者,颤颤巍巍的走到一个稍高点的台阶上,掏出一张准备好的纸张,声音铿锵有力的念了起来。

“我很荣幸担任李先生的证婚人,李先生是我们学校一道特立独行的风景,很多师生都很欣赏他坚持自我的穿衣风格。

李先生之前做了一期“民国范儿”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暂且不说他肚子里的学问,单靠着装,大家被他民国范的气度吸引,一脉藏青,一匹灰白,低调内敛中难掩风流。

李先生的偶像是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人,所以他坚持摒弃西式婚礼的庄严誓词,他说民国时期的那些古朴唯美的词句更有韵味。

今天就借用,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的结婚证上的证词,来为李先生的婚礼祝福,老先生拖着长长的语调,抑扬顿挫道。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老先生缓步走下台,寡妇携着娇妻给大家敬酒,他语调缓慢的说,略备薄酌表心意,照顾不周,望大家切莫嫌弃之类的话。

宴席结束后,寡妇忙着送客,我们忙着返回,也没能跟他多说上几句。

当日晚些的时候,我收到寡妇的信息,依旧满满古风文式的客气和感谢。

此后,我们依旧无太多联系,偶然在网络上遇见,问起近况,他回我:故剑情深,儿女成双福满堂。

我竟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end

PS:本周作业主题是“奇葩”,如果,主编大人不布置这么个作业,或许,我不会想起我曾有过这么一个同学,有过这么一段有趣的记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村里有个王寡妇,人标致,胸脯大。听老人讲,年纪应该在三十四五的样子。男人死前在城里跑车,日子过得不紧巴。一场车祸,...
    镇魂歌阅读 11,178评论 0 5
  • 天快黑了 监狱里面比外面黑的早,晚饭吃的也早。一群人拿着调羹吃饭。筷子是没用的…… 围墙里有群狗欢实的很,看上去很...
    野灼阅读 4,760评论 0 2
  • 村子里传遍了方寡妇和她上门女婿刘二的风言风语。妇女在村头的小河里捣衣洗菜时嘴里说的都是方寡妇和刘二的“风流事”。 ...
    安远阅读 17,756评论 12 6
  • 人们都在追求幸福 我也是 有很多年我觉得我不幸福 也许是年龄的问题 现在我才知道其实幸福源来自于自身 有这么一些人...
    柳陌席阅读 3,188评论 2 5
  • 微信附近人站街软件技术,伽QQ 851967467.拖行业
    孤鸿寡鹄_3407阅读 1,0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