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给学生讲了一节课,主题是《破窗效应》,为的是让学生理解法律、规则、规章、要求等的意义。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理解“破窗”是什么意思,等学生理解了“破窗”与“问题”的关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问题出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什么时候做最好?”最终让学生理解了“破窗效应就是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然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破窗效应是怎么来的吗?”就此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飞利浦.辛巴杜的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车分别放在加州的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区和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后者的车子,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当天车子被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区的那辆车,没有做任何处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讲到这里,我让学生自己当心理学家,引领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让学生自己做出假设,学生一共得出两个假设:假设一,车子被偷走与人的素质有关。假设二,也许车子被偷,与素质无关。假如中产阶级区的车子也被破坏,会怎样?当我继续往下讲解实验的进程,辛巴杜用锤子,把中产阶级区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我用一张图对比,学生发现,结果没有差别,他们发现,假设二是成立的——车子被偷,与素质无关,与车子被破坏有关。此时,我及时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你们堪比心理学家,所以只要你愿意思考,你比谁差?
至此,我屏幕出示心理学家、政治学家和犯罪学家的研究成果:如果有人打破了1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我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就像研究者指出的,问题出现,确实会带来一些困扰。这就是破窗效应。它只会带来坏的事情吗?我抛出问题:如何看待破窗效应?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教室的卫生,如果脏烂差,没人管,人们会继续破坏还是打扫?班级纪律,开始有人说话,没人管,说话声音、人数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乱的会更乱,差的会更差,坏的会更坏……似乎它只有消极的影响?如果我们及时修正会怎样?它的积极影响呼之欲出:不破不立,打碎一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我从青霉素的发现为例,学生恍然大悟。
这时候我提出问题:你能理解规则、制度、要求,乃至法律的意义吗?用刚学的破窗效应解释。
为了加深印象,最后,我又举了个例子:一位美丽的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开展了一个《节奏0》的诡异行为艺术。
在这场行为艺术的表演中,走进会场,你会发现一张铺上了白布的桌子上摆满了72样各种各样的“道具”,从普通的指甲油、玫瑰、化妆品、避孕套、蜂蜜到后面的鞭子、手铐、手枪、安眠药等等,而桌子的旁边坐着一个美丽的女人,就是玛丽娜,她已经把自己除了头部的部位麻痹,并且签署了全责书,表示可以承担一切的后果,就是不管观众对她做什么都可以。
一开始,观众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点不知所措,于是他们小心的试探,到最后甚至有些丧心病狂……玛丽娜看着眼里留下了绝望的泪水。
而周围围观的群众也只是在笑,最终玛丽娜药效过去,身体得以恢复自由,这时观众们似乎才想到这时一个人而不是道具,马上惊慌失措四散离开。
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个案例带给学生的震撼不是可以用语言形容的。
在学生对此有了深刻认识与感受之后,我布置问题思考:你自己的生活中,如何看待破窗效应?
相信,经过心理学的熏陶,学生对规则、制度甚至法律会有多出几分钟的记忆,哪怕仅仅是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