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大冰推荐的一本书——《幸得诸君慰平生》,乍看之下,以为是一个个波澜壮阔、豪情万丈的江湖故事,或让人心生向往,或让人唏嘘不已。没想到,这是一本极其“接地气”的书,一花、一草、一食、一雨、一衣、一人,等等,平常眼观耳听鼻闻的种种稀松平常的物件,在作者故园风雨前笔下,都是聊以慰藉生活的良药。
作者从琐碎的生活中,看到了无尽的乐趣,是世事洞明,也是大智若愚,爱草木,恨流年,佯作不知生活艰辛,收悉世间一切美好。敬畏生命,敬畏生活本身,敬畏活着这件事情。
花鸟虫鱼、瓜果蔬菜、家长里短、阴天、积雪、树荫,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普普通通的存在,对每一个人来说,又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看着一个个简单、平常却又深刻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一个个时光片段。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姥姥家搬到了两层小楼里,那是舅舅单位的家属楼,一排整整齐齐的房子对面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早晨和傍晚在这条马路上遛弯的人特别多,因为空气实在是太好了。门前种了一排高高的银杏树,那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绿色的叶子,长得像个扇子,很是好看。后来,在自然课上,知道它竟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从那以后,又高又壮的银杏树,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个娇弱的娃娃,很是需要我的保护。春去秋来,叶子绿了又黄,长了又落,我将银杏叶夹在书里,做成书签,写上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话。后来,爸爸不知从哪里找来两株银杏树苗,一株种在姥姥家的小院里,一株种在我家的小院里。姥姥家的那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长高、长粗,连叶子也一年比一年大。而我家的那株,根本就没有来得及长大,就死掉了。叶子慢慢掉光,树枝逐渐枯萎,它来到这个新家,还没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永远离开了。
如今,姥姥家早已从原来的地方搬走,门前的银杏树依旧挺拔,院里的那棵也很安好,而离开的那棵银杏树,想必也应该能够释怀自己的命运,重新投入新的轮回,只愿它下一次能够毫无遗憾,尽情释放生命的色彩。
树,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记忆中,小时候家附近的那棵杨树又粗又壮,要跑好几步,才能绕完一圈;那条土路蜿蜒曲折,要走很久才能到达终点;那片空地很大,我和小伙伴经常在那里踢足球、打羽毛球、做游戏。可,它们慢慢不见了,那里变成了高耸的楼房、宽敞的马路、热闹的公园。我感觉不是那片土地上少了杨树、土路和空地,而是我永远失去了它们,成长岁月里的欢声笑语、愁闷苦楚,都曾在那里留下痕迹。可如今,如过眼云烟,它们与我一去不复返的童年一起消失不见。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失去拥有的,得到未知的,不断失去,不断得到,不管你愿不愿意,想不想要。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珍惜拥有的,迎接未知的,竭尽全力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不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而是,如作者所言,认真到天真的境地。
认真地去看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海上潮起潮落,人生悲欢离合。
认真地工作、吃饭、睡觉、喝水。
认真地哭、笑、愁、恼。
认真地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