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我身上的忧郁气质是学文学、长期读书养成的,认为自己受到了一些感伤风格的诗歌、悲剧底色的小说和悲观主义的观念的影响。我甚至没有对此多想什么。但当童年的某些回忆突现,我才恍然明白,这种忧郁气质其实早已在根植在我的性格里。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五六岁的时候,我每次听到央视《天气预报》的结尾曲,我都会莫名地感到一种忧伤。我不知道是否是曲子本身携带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忧伤。这我一直很不解。很久以后,我才慢慢明白,这个曲子触发了我对时间流逝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对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对整个生活的流逝本身的一种感伤。
童年的大部分时候,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疯狂玩耍,也很顽皮、喜欢搞破坏寻乐子,但我发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是一个人的时候会发呆、走神。我有时会独自站在田埂上,透过暮色,看着远处地平线上的黑色山峦。有一次,我充满感伤地想,我什么时候能走出这些山峦,去看看山外的世界,我这辈子都一直生活在这里吗?
初中阶段,到了青春期,我整个人都是忧郁的。有时候,我一两个礼拜都不和任何人说过话。每天中午,当其他人在呼呼睡觉,我就一个人趴在箱子上写日记 。我的身体比较多病,经常去诊所打针,或坐医生的摩托车到镇上的医院去看病。我的年轻姨妈在三十出头去世,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一下子感到人生不可思议的脆弱,也从此给我的观念铺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
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