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INTJ(小紫人,建筑师,主导功能Ni,辅助功能Te,第三功能Fi,第四功能Se)
老师总结Ni是“炖锅”,博主月度Readark总结为“第六感”。特点就是潜意识活跃,抽象主义,善于运用直觉判断,对概念、趋势、可能性感兴趣。
形象些来说,各种五感信息+经验+逻辑推理装进脑子之后,在脑子里一顿混合处理,黑箱操作,最后吐出来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又往往是正确的。至于这个判断的依据,有时候是懒得说,有时候也说不出来。
我的能量来源是内心,喜欢独立和自由创作,容易忽略细节,也不擅长照顾别人的情绪。
我想简单用MBTI的视角分析下自己和家人、领导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冲突部分的原因,看看是否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2、我与妈妈
我的妈妈性格很鲜明,开朗善谈、拥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就是勤劳、勇敢、善良,有责任心,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当然,她也有很多妈妈的一些通病,就是一边付出、一边抱怨。
妈妈特别擅长女红,从小我的衣服、贸易、棉衣、甚至羽绒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妈妈还曾经表达过,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是种地(当然,这是典型的中国人基因)和做裁缝。
妈妈也很聪明,读书的时候最擅长物理,做过物理老师,后来从事关于电力相关的技术工作。
妈妈六十多岁了,是中国老一代股民,从每天跑股票大厅,到现在手机买卖,可以同时给几个老姐妹代理账户操作(因为她们家里有事,他们就把股票卡给我老妈全权操作,民间友情broker),同时操作若干支股票,每只股票的买卖价格全部清晰记在脑子里。
曾经给老妈做过一次MBTI测试,当时的结果是ISTJ(跟我老公一样),但我评估她,可能更倾向ESTJ(小蓝人,总经理,主导功能Te,辅助功能Si,第三功能Ne,第四功能Fi)。
主要矛盾:我从小很依赖老妈,是妈妈的跟屁虫,唯老妈指令是从,我也非常清晰,老妈是爱我、关心我的。我跟老妈的主要矛盾跟许多家庭一样,就是随着我的成长,妈妈觉得我过于独立、家庭观念淡薄、懒于家务、乱花钱。我觉得妈妈控制欲强、唠唠叨叨。
主要差异:
老妈(ESTJ)外号“戒尺”,看重传统和规则,对自己和别人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也愿意与人互动,看不惯的就直言不讳,愿意以身作则并代领大家一起遵守规则,坚决反对懒惰和作弊。
而我(INTJ)恰恰看重的是创新、突破传统,向往独立和自由,“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为了做自己,小时候没少挨老妈揍。我经常挂嘴边的是“每个人都不同,管那么多干什么,做自己想做的就好”。外号“炖锅”的我,很多时间花在脑子里忙忙叨叨,眼里看不见活儿。
妈妈常说我“说话的时候,手里的活儿别停”
我觉得老妈活的太累,有时候为了自己心中所谓的“家庭责任”而顾虑太多,委屈了自己导致心态失衡。例如,心里反馈婆婆的重男轻女思想,但是还要每年回到婆家给一大家子做饭,因为要当“好儿媳”,不能给别人口舌之机。
解决思路:
毕竟是母女,小小性格不同的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是非常释然根本没往心里去的。
但为了让老妈晚年尽量多一些开心,少一点烦恼,我还是愿意用MBTI的工具,找一些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尽为人子女的孝心。
1、尽量遵守“总经理”的命令:周末时候,家务活多做一做,尤其当着老妈的面做,起码形式上让她看到家庭成员在配合她的思路,在共同维护家庭环境,没有懒惰。
2、倾听“总经理”的教导:多跟妈妈聊天,听她讲她的故事,她的想法,少反驳,而是尽量了解她说这些话的目的和良苦用心。让老妈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被需要的感觉。
3、给“总经理”送小礼物:太贵的不要,不符合老妈勤俭持家的原则。要送小的,但是她恰恰需要的小礼物,例如茶叶、睡衣、喜欢的零食、生日的鲜花,就是所谓送到她的“心趴”上,表达自己对老妈的爱。她的Fi是第四功能,发展不成熟,所以她自己不会说,但不代表她不需要,恰恰她非常需要,但是最不会表达。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父母对于自己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深沉、最长久的爱,是走到自己生命尽头的爱。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日渐懂得。
缘分总有尽头,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多尽一份孝,日后的悔恨也会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