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日课(十六)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国学心解】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句话教导我们要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包容过错,调和大家的意见以找到更合适的方案。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这句话说的是舜用仁德和礼法治国,让国家井然有序地运转起来,这时候他就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需端正自我就够了。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说的是要勇敢,自己手握正义,即便前方有千军万马阻挡,作为领导者也应该带领大家勇往直前。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句话教导我们看待他人时要擦亮双眼,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经过理性的判断得出结论。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教导大家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