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历史竟会发生如此的翻转——140多年前,英国人变着法的要给中国修铁路。大清帝国总督李鸿章上报慈禧太后:“老佛爷,洋人(指英国人)要给我们修铁路,中华面临五千年未有之变局。”而140年后,英国首相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说:“‘老佛爷’,洋人(指中国人)要给我们修铁路了,英国面临数百年来未有之变局。”你可能会觉得好笑的同时又会心存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1450年的秋天,哥伦布,这个对现代西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航海家诞生了。暂且不提其探索新大陆的手段,我们都知道很不光彩。这次新大陆的发现促使了欧洲国家向外殖民的过程。比如英国,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时,从英吉利海峡的另一侧不断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英女王的措施是鼓励私掠船、海盗去扩大英国的贸易和殖民地从一开始就是血的代价换来的殖民扩张。再比如荷兰,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但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因此许多荷兰人选择经商,商业发达。荷兰的策略是发展航海业,享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同样也是仗着发达的航海业进行殖民扩张。
与此同时,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促成了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从哥伦布开始,由于航海的需要,天文、水文、气象等领域得到了切实发展,从而又进一步加快了殖民扩张的过程。你可能会奇怪,既然已经殖民成功了,为什么现在是各国独立的状态呢?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专题中专门写一篇,事实上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才有了现在的国际格局。言归正传,航海要求新技术,新技术又促进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最后可以瓜分的资源已经彻底分完了。接下来就只剩下几个大国互相博弈,小国弱国只能遭殃。技术的发展使得西方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成就海上霸业,世界渐渐被拼成了一个整体。
终于,西方各国的目光终于盯上了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场屈辱史。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国没赶上,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国也没赶上。中国人慌了,1865年,英国人杜兰德在北京永宁门外修建了一条“长可里许”的铁路,中国人吓坏了,这破坏风水啊,而且还这么大声。一开始,清人是拒绝的,建成后引起了大众的恐慌,清政府责令拆了。后来想把铁路当生日礼物送给皇帝,皇帝说:“什么破玩意,我不要”也给婉拒了。好,明着来中国人不买账,只能下阴招。英国骗上海市市长说:“我给你们修马路吧”,把上海到吴淞沿线土地给买了,买完了改名“吴淞铁路公司”,清廷才发现被骗。1876年建成,1877年中国就要求把铁路经营权买过来,英国同意了。刚一同意,清政府就把铁路给拆了。有钱任性可谓是毫不含糊。当然,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对全球化的抵触。
但是,中国却紧紧把握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革命。生产关系再次发生变化,一个国家越强大,越会支持开放,越愿意敞开国门应对各种挑战。对比二战后,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是怎么做的,再反观英国又是怎么做的,就很容易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终于,在140多年后,英国首相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说出了开篇的那番话。全球化趋势下,任何固步自封、独善其身都注定要与这个时代脱轨。正如今日的英国王室以高铁声音太大,对沿线的已逝的皇室成员不敬,对中国也是百般阻挠,恰如当日的清廷。
在全球化的今天,也许你身处印度却能为美国的航天公司工作,恰好利用两地时差实现24小时全天的客服工作。或者身处美国,却在为中国工作,即可能在家里,也可能在海滩上。早已实现,根本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什么神话故事,确确实实就在你我身边。
那么这个问题已经可以回答了:世界确实变得“平”了,整个世界就像那张平面世界地图成了一个整体。再回顾一下,它是怎么扁平的呢?说到底,是对未知的探索,也就是创新。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愿天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