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徽因,很多人皱皱眉头,说:不就一绿茶婊吗,靠男人上位。
不知从何时起,黑林徽因是绿茶婊已是政治正确。
很多人提到林徽因,不聊她的专业,只聊她跟男人们的爱恨情愁,即便提起她的专业,他们也只随意评价:不就是她傍上的男人厉害吗,无论文学和艺术都是男人们带起来了。
先不提随意评价的这些人到底懂不懂建筑和文学,到底有没有认真看过林徽因的作品,仅仅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评价,就已经显得很低素质了。
若有谁,在对一个人生平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只凭在某些小报上了解的边角料,便评价林徽因是「绿茶婊」极没素质的。
林徽因可能在文学、建筑上的造诣无法和同时代大师相比,但绝没有部分文章里说得那么不堪。
此次,不聊作品,聊她做过的一些事,这些事,足以让林徽因配得上美誉——
保护古典建筑。
1945 年,二战即将结束,正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担任教授的林徽因,受到准备轰炸奈良的美军邀请,在奈良轰炸图上标出著名文化古迹,使得宝贵的人类文明遗产没有在战争中受到波及。
有点必须让你们知道:林徽因全家曾有两次险些死于日军轰炸,分别在 1937 年 11 月和 1939年 1 月,更残忍的是,她的三弟林恒,死于 1941 年对日战争。
如今不少狂热的仇日分子,他们高声呐喊:杀光所有日本人,小日本没一个好东西,整个国家炸掉都好!
真令人毛骨悚然。
不要拿「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家有国界」来反驳,不是艺术家的人都没资格用这句话。
关于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绝不该因种族仇恨被破坏,它们是全人类的财富。
日军对林徽因发出了一封封死亡邀请,甚至害死了她三弟,可林徽因并没被仇恨冲昏头脑,不会将愤怒转移发泄到无辜的日本古代建筑上。
仅这一点,就比太多人强。
对那些还要骂林徽因「圣母婊」的人,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回敬你们——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当古北京被破坏时,林徽因甚至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
1953 年 5 月,旧北京市牌楼即将被拆除。
有多少古建筑曾在所谓「快速发展」中被大规模拆除?有多少文化遗产曾在所谓「快速发展」中差点消失?
快速发展?代价太过严重,高楼可以再建,古宅永不复还。
在该时代背景上,著名的《梁陈方案》诞生了,很遗憾,被驳回,最终失败,梁思成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为了保护四朝古都北京,为了保护世界仅存的完整牌楼街,这批新时代的先进分子付出了巨大代价,依旧没能留住宝贵遗产。
牌楼终于在灰尘扬起时轰然倒塌,留下一地碎石,染上勇士鲜血,旧北京终于升起无数烟囱,狂舞的浓烟为雾霾埋下隐患。
在一场聚会上,林徽因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面对面的激烈冲突,随后,林徽因病情恶化,她拒绝吃药救治,不到一年后去世。
你可以说林徽因在《梁陈方案》中没有专业贡献,你可以怀疑林徽因的一切建筑成就都是源于梁思成的帮助,即便你的「可以」不成立,就算成立,林徽因在这场充满悲剧色彩的对抗中,所展示的坚定,所付出的代价,所承担的风险,都是毋庸质疑的,都是不可以被玷污的。
特殊时代背景让文化英雄们证明他们是对的,国家认为他们是阻碍发展,群众永远被带着节奏不知真相,没有多少人站在他们身边,他们依旧拿事业、拿鲜血、拿生命去拯救本该留下的文化遗产。
如果苍蝇们说林徽因仅仅只是站队,那么,苍蝇们连站队的眼界都没有,连站队的勇气都没有。
为什么我们终究面对如此悲凉的时代?
没人肯关心旧人们所做过的成绩,「扒皮」成了狂欢,在追求「真相」中人性变得扭曲,战争英雄一定全是假的,文化名人肯定都是败类,国家做过的事没有一件对的,伟人根本不值得被崇拜……
于是,我们挖掘出一则则猛料,去看到我们只想看到的那个世界。
别挖了,不管挖不挖到,你想看的,只有你想看到的,与你所想看见不同的,全是虚假。
真让人怀疑:「正义」的定义是不是被扭曲了?
你可以否认掉所有人的所有成就,可以抹黑所有人,可以只去看你看见的世界,可是,即便如此,你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我仅希望,我仅恳求,在牌坊被推倒前,你可以不挺身而出去支撑它,但请你不要对挺身而出的人砸向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