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对共同体的真正威胁不是教师和学生间权力和地位的差别,而是缺乏由这些差异所激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今天继续阅读《教学勇气》第五章的内容,读完了第五节和第六节,作者进一步向我们阐述如何创造并实践真正的共同体,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首先,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导要不遗余力地占领空间,而不是去开放它。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有义务把所有的知识都告诉给别人,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陷入到深深的内疚当中。当然内心也会有挣扎,如果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方式,势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个废旧换新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觉得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不够好,内疚感再次侵袭而来。
那么如何抵消这种内疚感呢?我们需要至少两样东西,一样是开放学习空间时做事的理念,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把填满空间的能力作为检验专业程度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迅速转变理念,摒弃照本宣科的旧习。 另一样是认识维持一个开放的空间所需的技术手段。我们要尊敬和发展创造学习空间所需要的技巧,课前就需要很多技术,比如选择教材、构思学习过程、设计练习与作业,以及对时间的把握等方面。课堂设计时需要更多的技术或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主体研究上,让他们直面主体和自己,给他们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当然,对提问技巧的掌握也尤为重要。我们要善于向学生发问,选择正确的问题类型,以开放性和吸引性对待他们的回应。另外,我们也需要具备另一种能力,即把一个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问答变成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公共对话。在一问一答中,我们和学生的眼睛是彼此互相注视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来,帮助学生提升和再构造说话的技巧,这样学生会学到更多。
其次,应对共同体中的变化与克服障碍。创造课堂共同体的正确方法可能是与学生围坐成一个圈,并引导学生对其间伟大事物进行探讨。在课堂共同体中,导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师会利用一切来发展和建立关系,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有种身临其中的感觉,以内在的、无形的、被忽视的强有力的共同体形式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共同体需要持续地进行辨别,进行评价,然而,评价方法不是审判,也不应该强调竞争。评价的目的在于学习过程提供指引,而不是最终的审判。
当我们与学生分离时,当我们不彼此依赖时,当我们把我们的命运独立于我们的学生时,真正的共同体不会实现,也不能存在。但是,当我们把我们的一部分命运放在学生的手中时,不仅可以形成更多的共同体,而且也会因为我们共同更深地进入真正的共同体而学得更好。当我们越依靠学生时,我们也就更加接近真正共同体所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当我们越接近学生时,我们的自身也会越完整。那么,所有的障碍也会不复存在。
2019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