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义是一名孤寡老人。6年前,几名游客在向他讨水喝时,发现他生活困难。之后,每年都坚持在腊月二十三来看望并资助他。媒体发现后,把这件事报道出来,成为最近一个热点新闻。
这件事之所以成为热点,我想与当事双方的善良都有关系。捐助方能够身体力行地帮助老人,坚持数年,而且不留名字,体现了他们的善良;受助者当年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仍然尽力帮助别人,生活条件改善后又表示不想再接受捐助,体现了他的善良。
人人都希望社会上多一些善良,但是倡导无止境的善良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因为善良也有份量,只有适度的善良才能长久地传递下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听我讲个成语故事吧。这个成语叫“升米恩,斗米仇”。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有一年发生天灾,庄稼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有收成,眼看就要饿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的一家,熬过最艰苦的日子后,就去富的一家表示感谢。说话间,谈起次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就又慷慨送给他们一斗米。穷的一家看着这一斗米,产生了新的想法。他们觉得富的一家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富的一家听到后,自然很生气,白白送给你家这么多的粮食,你家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家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故事中,富的一家在穷的一家濒临绝境时雪中送炭,难道不善良吗?得知他们没有种子时,又给了他们更多的粮食,不善良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善良也有份量呢?适度的善良犹如火种,传递下去会给世界带来温暖,过分的善良可能激发妒忌和仇恨,终结善良的传递。
那善良是如何衡量的?什么样的善良才是适度的善良呢?
善良属于道德层面的事物,并非法律义务的必须。善良的份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衡量善良主要是看是否有一颗同情之心。
王天义给几名游客水喝,水不值多少钱,但王天义想的是如何给几名游客解渴;那几名游客给王天义提供的捐助,虽然比王天义给他们的水值钱,但正符合王天义的吃穿用度。双方的善良都是出于对对方恰当的同情,他们的善良都是适度的。
如今,王天义不希望再接受捐助了,这是合理的。因为他表示,现在他每年有3000元的五保户收入,每月有300元养老金,某企业每季度还给他800元,加上自家地里山茱萸的收入,已经过得衣食无忧。我想对于他来讲,现在已经不需要几名游客的同情。额外的捐助,会成为他难以承受的善良之重。
善良只有与同情之心的程度相匹配才是适度的。如果对方不值得同情或者不足以引发某种程度的同情,硬要人家同情,这种善良并不可取,就是过分的善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绑架善良,比如,被陌生人要求在公交车上让座,被同学同事要求转发信息,被亲朋好友要求资助,被社会组织要求捐款,被品质恶劣的人要求原谅……这种绑架的结果使善良变了味儿,难以健康成长。
善良需要尽力而为,善良更需要量力而行。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善良无处不在。乘坐公交车,给老人和小孩让座,表现的是善良;无偿献血车停靠在路边,上去伸出手臂,表现的是善良;在工作单位,发现同事遇到困难主动相助,表现的是善良;谣言四起时,不随着传播闲言碎语,表现的是善良……这些都是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的,做到这些也就符合“穷则独善其身”了,当然,如果有余力,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最好。
善良不只体现在“施”的一方,也体现在“受”的一方,因为同情之心是一样的。得到人家让出的座位的,要回报以“谢谢”和灿烂的笑容;因输入别人血液得到救治的,要回报社会自己所能;受到帮助的,要热情地帮助其他遇到困难的人;在孤独中获得支持的,要相信正义和传播正义的能量……善良是美好的,但是善良也是柔弱的。“不扶老人”等很多例子伤害了同情之心,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善良。很少有人能做到“乐善不问因果事”,因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对善良的施予者表现出“我知道你的善良”,才能体现出善良的接受者的善良,这样才会使善良传递下去。
捐助王天义的那几名游客,看到王天义现在的境况应该感到欣慰,捐助王天义的钱物现在可以改捐给其他人了。从他们捐助王天义并且同时还捐助其他人的行为来看,他们是些善良的人。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有更多的人会以实际行动向这个世界表达善良,并得到这个世界温暖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