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力量源泉在基层。从 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到最近风靡的网络热词“小马拉大车”,基层减负一直是困扰基层治理和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立足新时代,各级各部门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突出坚持从严从实、深耕细作、常态长效,始终做到马不离鞍、缰不松手,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

    突出严和实,向“顽瘴痼疾”亮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一直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长期困扰基层,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留痕”过多、“检查”过频、“指标”过高、“形式”过繁面前,突出严和实,向“顽瘴痼疾”亮剑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严”起来。将从严贯穿减负始终,以最严的标准、最严的要求贯彻落实基层减负的各项任务措施,不敷衍了事、不得过且过,从严抓好落实。另一方面,要“实”下去。在观念上求实,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政治责了任,摆在突出位置,思想坚定、抓好落实。在行动上务实,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避之,紧盯重点难点,深挖问题根源,直戳症结命脉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务实。在作风上扎实,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事接着一事做,解决好突出问题、化解好深层次矛盾,力争让减负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突出深和细,向“精准施策”转变。不坚持就无以深化,不深化也无以大 坚持。为基层减负,实现有“董”更有“质”、重“死”更重“效”目标,需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要在“深”上见真章,不光看到为基层增加负担的各种情况的表象,更要多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问题挖根源,新老问题一起看、显性隐性一起抓,尽可能使得减负对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在“细”上下功夫,在做好谋划部署的基础上,捋清工作思路、明确方法路径,细化实化为基层减负的各项务实举措为落地见效保驾护航。同时,以为基层减负契机,不断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尽可能简化清单流程,以最简的程序考出最真的结果,并将其作为选用晋升的重要依据,把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树立起来,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突出常和长,向“标本兼治”用力。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标本兼治的实际行动中。一方面,要兼顾眼前。针对基层实际中存在的层层加码、会议检查过多、基层干部疲于应对等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简政放权,把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从繁杂的检查调研以及一些“反复功“无用功”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实打实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要兼顾长远。对于 少

需要长期坚持的减负任务,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确保基层减负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多整合各方力量到基层减负工作上来,形成基层减负的工作合力,真正标本兼治、治标更治本,激励干部更好地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在新征程上取得新进展、开创新篇章。

    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基层减负,重在实效、贵在长效,要想打好为基层减负这场攻坚战、持久战,避免“基层减负越减越重”的怪圈,必须向“顽瘴痼疾”亮剑、向“精准施策”转变、向“标本兼治”用力,推动辽宁基层减负工作驶入“快车道”,让苦干实干者有为有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