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观念,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吧,我也是信奉者之一。但是,昨天晚上的一次小聚(四个人一起聊天分享自己的价值观 大约4小时)已经动摇了这个价值观。
下面我以A和B来指代称呼,A代表活泼开朗、敢爱敢恨的那位女主角;B代表两位评论者。原先A和B不认识,我认识A和B,所以组了这个局。
丨是否要问路
A说,跟我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发现我不习惯问别人,喜欢看手机;而她自己更喜欢问别人应该怎么走,哪里有好吃的。
B1附和道,自己也喜欢问别人,尤其会问交警、环卫工,因为他们对当地是比较熟悉的。
我笑着对A说,凡是有你在的地方,没有人会不认识你的,你看,刚才我们一到这里,服务员一上来,你就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个服务员肯定记住你了。我为什么不喜欢问呢,因为有些东西我思考一下就不需要问了,或者说我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B2说,不喜欢问别人,一方面代表的是自信,另一方面代表的是喜欢探究,虽然可能会浪费时间,但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种人享受的是探究的过程。
小议:有时候A问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挺白痴的,但是细想,一个人会提问是最重要的,即使提的问题在某些人看来是白痴的。未来社会最缺的是提问,而不是答案。
丨是否要择友
A对B说,她(指的是我)真给你们面子,一约就成了,我可是已经约了她多次了,反正不少于4次,都说没空。
B1说,我也约了她(指的是我)多次,上次还回复我,佳人有约呢!
我笑着说,这次不是我约你们了吗?你们那个时候找我,我是真心没时间啊。
B说,你这个人太理性(指的是我),做什么事情都要评判值不值,这么理性对于工作或许是好事情,但是生活如果这样,会很累的。就比如现在我们4个人在这边坐着闲聊,可能不会给你带来多大的价值,但至少也是一种放松吧。
小议:说实话,有几次拒绝A之约,是因为不想浪费时间,觉得跟她闲聊或者逛街半天,不会给我带来多大的价值。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就像衣橱中的衣服,也是需要不同款型的,只要自己合理做好搭配就行了。
丨是否要坦言
A说,自己老公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的一个微商那里买了一件衣服给她,衣服既不合身也不好看,但是自己还是表现出很开心。
我说,如果是我, 我会不开心,第一,竟然能够相信微商,让我有点怀疑智商(个人对微商有偏见);第二,连自己老婆的衣服大小都不清楚,通过身高和体重也能知道大概的呀;第三,自己老婆穿什么样的衣服好看不清楚,也不行。
B说,觉得A情商高,懂得如何更好跟人沟通,值得我们学习。
A补充道,如果自己一开始就否决了, 以后自己的老公就再也不敢给他制造惊喜了,肯定凡是给她买东西都会问“这个你看喜欢不”。
小议:想想自己,有时候确实太直接了,完全不顾虑别人的感受,就如说出这个一二三,也是会很伤A的心啊!善意的谎言有时候还是需要的。
我们4个人天南地北的聊着,基本都是这样的聊天模式,不知不觉咖啡馆要打烊了,在回家的路上,耳边还在想着A对B说的话:“每次找她(指的是我),要么说在忙工作,要么说在看书,没有其他的了,简直枯燥死了!”
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变成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