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抄自得到精品课曲少云老师的《如何开发孩子的数学潜力》。
因为课程内容体系完整内容新颖贴合实际;因为家中大宝刚好四岁在合适的年龄;因为我想做个合格的爹;所以学习并记录下课程的精要,以促进自己理解贯彻。特与你分享,欢迎交流,若喜欢可前往订阅!
本课给我最大的感悟是:首先数学能力很重要,其次通过学习和实践,这项能力是可以具备并擅长的,然后孩子不是没有数学天赋,而是教的过程不好玩、太枯燥、他快乐不起来,所以他不喜欢,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改变我们教的方式。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数数。数学的启蒙是思维的启蒙,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让孩子发现、见识和探索数学,所以孩子是主体,所以需要给孩子相应的时间和探索的机会,不能揠苗助长。
现在学校老师对数学知识的硬灌溉,让孩子除了吃力就是难受,所以家长的数学思维启蒙就显得更重要了,良好的启蒙能为孩子打好更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从孩子一、二岁时就开始了,而我已经错过孩子四岁以前的珍贵时光,所以不想再错过,特别是错过孩子逻辑思维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六岁前。
课程从幼儿数学启蒙的知识框架、启蒙步骤和方法入手,分别列举了从数、量、形状、时间、空间、逻辑思维六个方面的启蒙方法。
一: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主要是要理解事物与数的对应,而不仅仅只是数数。
数概念发展的五阶段:分辨多和少 、口头数数、凭直觉报数、指物说数、按物取数。
好的启蒙方式为:在聊天中学数字、用手指操认数字、用游戏练习点数(帮妈妈分豆子、搭积木等)、唱数字童谣、绘本。
二:数的计算
数的计算本质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启蒙过程需要和实物结合起来。
计算能力发展的五阶段:分辨更多或更少、从任意一个指定数开始口头数数、计算加减1、数的一般加法即多加点、数的一般减法。
怎么做:在聊天中启发计算意识、用手指操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画一画找答案、在游戏中观察加减结果、利用绘本学习数的计算。
三:量
量表示的是事物的属性,例如长短、高低、大小、粗细、轻重等。其中涉及到“标准”、“单位”及“测量”,量属于人们主观的比较。
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对物体属性的认识,另外每个孩子发展不一样,需合理引导。
其次如何帮孩子理解量:串珠游戏、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例如整理玩具)、学童谣、绘本学习。
四:量的测量
量的测量主要指对事物的长度、面积、轻重、角度等做出的量化描述。测量的意义在于当孩子会用数字和计量单位表达事物的量之后,他们的理解也就加深了,也学会了差异的精准化。量的测量是客观的比较。
测量能力发展四阶段:目测、按量的特征排序、自然测量、真正意义的测量。
如何引导:用手脚做测量工具、玩具总动员、搭积木、测身高、绘本。
五:时间
时间是特殊的量,要让孩子表述的时间与客观的事实相吻合,这才是时间启蒙的核心。
四个发展阶段:两岁前只涉及到当下、两岁后可以表达不同时间范畴的事、三至四岁掌握最初的时间概念、四至五岁理解一些时间的词汇。
孩子理解的时间不是数学上的时间而是生活中的时间。
如何学习:在聊天中学习,从具体的事件中和孩子讨论时间;在游戏中渗透时间观念,例如翻纸牌、计时游戏。
培养时间管理意识:从生活中的简单规则做起;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时间的长度,树立时间意识,用绘本帮孩子理解时间。
六:空间中的图形
理解图形,不要记图形,形成图形识别能力。
理解图形的三个阶段:识别完整的封闭图形;区分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不一样。
怎么教:鼓励孩子多看多摸多动手;玩好玩的相关的游戏或给形状涂颜色;玩玩具例如:积木;形状童谣;绘本。
要将生活中的各种形状带入孩子的思考空间,让孩子理解空间的关系。
七:空间方位关系
实物占有空间并与其它事物发生空间关系,跟位置、距离、方向等有关,这就是空间的方位关系,在此之前还需理解何为参照物。
认识空间关系的四阶段:上下;前后;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以客体为中心辨认左右关系。
怎么教:在聊天和观察中激发孩子说出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好一切机会;玩游戏(贴鼻子、捉迷藏);拼图;相关绘本。
八: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高级思维,对数学领域特别重要。
数学知识中的逻辑思维:对事物理解的三条规律;判断推理。
怎么帮:聊天;在规律中提升,游戏中提升(接龙);猜猜这是谁;童谣;绘本。
创建数字家庭
1:7个建议
增加数学知识的广度;合理的学习时长;充分利用“生物-认知周期”,提升启蒙效率;游戏的方式是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丰富的数学启蒙材料;课程里提到的年龄范围只是参考值,以实际习得能力为主。
2:让数学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3:建立每日家庭游戏时间
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
4:充分利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