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TED演讲,题目为《爱情数学》,其中演讲者提到有一项关于婚姻如何能够持久的心理学研究。
结果大大出人意料,研究表明能够使婚姻持久的并不是那些平时有矛盾不说出来,习惯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家都假装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假装能够和平共处的那种夫妻类型。
这种感情模式一旦真的吵架,就是天崩地裂,感情很容易破裂。
反倒是那些情绪阈值低的夫妻们,他们很容易感觉不舒服,很容易感觉到问题的存在,也更倾向于有问题就说出来,及时沟通。这类婚姻反而寿命更长。
这项心理学研究有点反直觉,很多人遇到问题时都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心里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要因为这种小事而伤感情,所以更倾向于忍着不说出来。
如果两个人都忍着,久而久之矛盾积少成多,一旦爆发,分分钟走向不可挽回。
那么这项研究成果是否适用于高度敏感者的爱情呢?
高度敏感者也是属于情绪阈值比较低的,他们很容易觉察到别人的情绪,觉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也很容易有一点小问题就一直盯着,心里盘算着如何完美化解。
那么,高度敏感者会更容易维系爱情吗?不一定,原因在于高度敏感者虽然情绪阈值低,很容易觉察到问题所在,但他们经常有问题的时候也不愿意说出来,而是默默的忍受着。他们比情绪阈值高的人忍受更多不舒服的感觉。
问题来了,高度敏感者应该和谁谈恋爱?
他们非常敏感,能够深度处理信息,容易被巨量信息淹没。他们有一颗玻璃心,也并不像野草一样,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更像娇滴滴的兰花,一脸“你不给我好的环境,我就死给你看”的傲娇。这有什么办法呢?天生的高度敏感,并不是病,他们只是不同而已。
假如是两个低度敏感者,这里的低度敏感者是指相对于高度敏感者HSP而言,没有那么容易敏感的人,情绪阈值比较高的。
比较不容易敏感的人,他们相处起来会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啦,不要在乎这些小事”,遇到事情时更容易以开阔胸怀,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去对待,如果两个人都不觉得是事,也就没所谓矛盾和冲突了。
所以两个低度敏感者的人也能处得好,就像上铺的兄弟,更像是亲情和友情,凑合着过也可以。
至于想要有多深度多美妙的体验,是不大可能的。
而一个高度敏感者和一个低度敏感者谈恋爱呢?一个很容易觉察到问题但不敢说出来,因为高度敏感者很害怕争吵,他们很容易受到负面情绪波及。另外一个低度敏感者因为不敏感,觉得什么都不是事,都不是大事,他们看不见自己的情绪,也看不到别人的情绪。在他们眼里可能很多都是小事,这样的相处模式应该最糟糕吧。
一个是太容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太容易看到问题的存在,而另一个是看不到自己的情绪,也看不到别人的情绪。
这样的感情模式除非在爱情初始阶段就能够开诚布公,很好的沟通和磨合,要不一旦热恋期过了,磨合不好,分分钟说散就散。
但问题就在于,既然是低度敏感者,就是看不见别人的情绪呀,都看不见了,还沟通啥呢?
显而易见,美妙的极致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更可能产生于两个高度敏感者之间,因为他们都容易自我觉察,也能够用心体会对方的情绪,他们有共同的话语平台,能够同频共振,会更倾向于沟通。
因为很善解人意,所以他们在沟通的时候会更加照顾对方的情绪,两个都是解语花类型,自然能够愉快玩耍。。
因为他们积极开放,坦诚沟通,所以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两个人的爱情是动态平衡的,不断自我更新,就算在相处过程中会有一些摩擦,也能得到妥善处理,不好的部分会死亡,又会新生好的部分,因而使得爱情历久弥新,不断有惊喜感和契合感。
如果你是一个高度敏感者,不妨试试找同类型的人快乐的谈恋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