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荒谬的,疯狂的,无知的,对了,还有充满仇恨......
无论你处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
但是我们这群人类总是觉得自己处在了最好的时代。
哦?这种优越感从何而来,是谁给的!
一切皆因对未来的无知!!!
嗯,一定会有人在看完我接下来的陈述后,与其认知相悖,我该如何去回应?这个时代它教晓我,你可以扛起键盘和他大战360回合,你可以优雅地吃块饼干看他静静地装逼,还有你可以用被认为更高的境界应对——沉默。
“我们”很烂,他们很棒?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颁奖论坛上,就上面的题目做了一个讨论,以写作的出发点去探讨这个世界,五位作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次探讨我反复看了三遍,第一次我深有同感,第二次我反复思考,第三次我有了体会,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写作是与一个时代呼应的,是时代赋予了作家生命,他们会从人性,世界观,价值观,生活,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甚至是琐碎事去呈现这个世界,从而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再次让大家去探讨。世界就在这样的轮回里转变,新的意识形态也在这样的碰撞里产生。
我们的文学过去有着骄傲的财富,五千年文化的沉淀,让这个国度在世界逐流中保存着自己的傲骨,然而留下来的东西都是没有瑕疵的?不,是因为一些人赋予了他们一个固定的意识,“要求”向他们看齐,和他们比较,而弱势的一方总是“我们”。
从甲骨文到现在五花八门的字体,从论语史书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民国现代诗再到现在的网络小说,个人自媒体。以上的发展就如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心脏不好,眼睛老花,行动不便,于是我们便怀念年轻的模样,感慨时光的流逝。这种变化没有人可以管得住,你也得必须面对。任何一个现实都是由很多个现实不断累积在一起的,例如在唐朝也会有类似键盘侠的人,明朝的闭关锁国,清朝的中西文化碰撞......这些现实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我们现在的模样。如果我们总是去否定现在的自己,那么后人该如何评价我们?或许他们会说:你们这愚蠢的一代!
是的,我们好像都不会写甲骨文,更不会吟诗作对,做到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也再不能在亭台楼阁里抚琴半遮脸,难道这就代表我们一无是处?这样看来,我们的确与这些变化没有关系。我觉得写作,应是先肯定自己,再去肯定别人,这样你才会在这个时代里找到自己的定位,你无须理会你的作品是否被流传,是否被铭记,这些交给时间便可。一个作品的追捧并不代表它就是最好的,只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或者只是好奇围观)所以我也渐渐理解了为什么郭敬明的《小时代》能被追捧,赵丽华的梨花体有人看,乌青的诗认为是个性,咪蒙成了部分人的价值观导向。所谓的“标准”让文学有了“规矩”的发展,但这个世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他们来决定的,你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意志的世界,你应该去享受这个过程的变化,而不是以为你写什么,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模样。也不要过分对自己苛刻,你应该记住的是,你写了什么,给世界留下了什么。
强行分割分割线........
收到一封匿名邮件
里面全是
奇怪字符
敢问你是何方神圣
对方答:我是你
前段时间诗人食指在《北师大课堂讲诗》新书发布会活动上批评了当红诗人余秀华,说她对人类的命运,对祖国的未来不思考,从农村出来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不写对小康生活的向往,说余秀华只是评论界捧红的产物,这是对历史的嘲弄和不负责。他说这样很可怕,听完他的批评,我觉得他很可怕。显然他站在了过去的位置和自己的优越感里看这个世界,这到底谁错了?余秀华回应:我的过错在于,在底层却偏偏高昂着头。我在想,如果可以穿越,李白杜甫等一众诗人是不是应该过来指着鲁迅批评:中华诗词歌赋那么美,为什么你偏偏要写出个白话文《狂人日记》出来,我大唐盛世给你们搞得乌烟瘴气,大肆批评诗人食指,“朦胧诗”是什么鬼,狗屁不通。真是荒唐!
如果每个作家都需要去附和旧时代的情感,去迎合一个国家的口味,那他未免太悲哀了。世界的实在,自足,不需要有人去怜悯和宣扬。
在我看来什么是写作?
是一个人写下了什么,有人在里面获得了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好的作品?
没有明确标准,如果你在别人给的优越感里嘚瑟自己,我觉得你是多么地悲哀!
腾讯和啊里巴巴
你说
哪一个先消失
苹果以后还会是苹果
只是
可能会在诺基亚的身后买下一个墓地
朋友圈里的微商爬了出来
照片里出现了外星人的身影
他传来了一串符号
赞还是不赞
我无从下手
蒙娜丽莎的笑万年不变
游客的冷漠
一个白眼
说不如隔壁哭泣的画像
上帝来了
带走了所有的基督教徒
玛雅文明在宇宙的角落
看着现代的无知
他死了,又活了一次
转发微博://
世界末日真的来了?
救世主还没有出现
知乎都找不到答案
百度,谷歌,搜狗....
所有的搜索引擎瘫痪
一定有人认为我是疯子
我不会告知你们真相
我身处的这个时代在嘲笑你们的无知
但是,还是要赞美
回车键
真的很好用
如果我这样书写这个时代,你会看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