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儿子玩游戏,我胡言乱语,蹦出了个“炸弹在天空炸出了个大海”的说法。儿子立刻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们来画大海吧!”我欣然同意了。这不,正符合今天的主题吗?
三岁的时候,儿子作画多是老公陪伴。他们总是设定主题,画飞机火车之类的。基本都是儿子看爸爸画,见爸爸画得好看就自觉放弃动手了。那时觉得爸爸不应该树立一个高标准,让他望尘莫及。但是,想到那是他们父子间的联结时刻,我就闭上了嘴。
如今儿子步入4岁,对绘画和创作的热情高涨起来。正好,今天唐老师的分享,让我对如何鼓励儿子作画有了更清晰的指引,马上就能践行一下。
儿子三两笔,就画了一个大海。而这个大海怎么是框起来的?
画画,是孩童与世界沟通表达自我的方式。这个框框受限,是不是正好反映了他此刻的状态?我觉察到,我陷入了一丝焦虑中。为了减少放学后婆婆单独带孩子给他看电视的时间权衡利弊后,我给他报了学校的美术兴趣班。从报名的那一刻起,我就疑虑是否会产生“副作用”。儿子画的大海被框在一个小小的线条内。正好印证了我对这些课程“刻板”的预设。同时,头脑里又出现了另一把声音,“也许你想太多了!跟随孩子就好了。”
于是,我全神贯注,用急切的语气就内容提问。儿子很耐心地解答。他甚至主动地告知,大海里有个山洞。他用画笔涂了蓝色,想想不太满意,要求搽拭掉后,改用紫色。边画边嘟囔着,这些是水,水能穿越山洞,再从那边出去。没一会儿功夫,就把画面填满了。我惊叹他怎么想到大海有个山洞,频频称赞,“宝贝,你这个创意是怎么想到的?好新颖啊,妈妈实在是太喜欢了!”
儿子突然冒出一句,“我觉得爸爸也画得挺好的!”啊!我心头一紧,这小子说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老成了?同时,我觉察到,自己似乎很在意儿子喜欢跟别人比较,相形见惭。这都是我的感受呀。说不定,他就是真心诚意欣赏爸爸的作品,并没有别的意思呢。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托举儿子。“爸爸的画,很写实。少了一丝创意。相比之下,妈妈更喜欢你的作品,很有想象空间呀。”为了托举儿子,我居然是极力把老公踩在脚下。如今看来,确实不妥。还好记录,让我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清晰的看见。
二元对立,竞争比较,都是父母传递的。高唱口号的时候,殊不知自己日常输送了多少滋生“霉菌”的营养供给。
妈妈是水,百转千回,自会调节!下一次,我一定要告诉他,爸爸很好,你的也很好。你们不一样,妈妈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