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1.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怨愤的积累。怨愤不仅咬伤自己,还吓跑了别人。
2.被压迫者,被歧视或被忽视的人,以及一切领域中弱势的一方,都不妨警惕一下这“残疾情结”的暗算,放弃自卑,同时放弃怨恨;其实这两点必然是同时放弃的,因为曾经,它们也是一齐出生的。
3.残疾,其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会承认了,乃至太渴望被世界承认了,渴望之下又走进残疾。
思:他反复提到残疾,障碍,限制,人人都有。其实心理的残缺岂不是一样的道理。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在肉体,而在灵魂——最大的恐惧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内在的贫瘠。所以,欣羡的目光从外面收回来,调头向里。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
4.你不必非得看过多少本书,但你要看重这沉默,这黑夜,它教会你思想而不单是看书。
5.夜深人静,是个人独对上帝的时候。其他时间也可以,但上帝总是在你心魂的黑夜中降临。
忏悔,不单是忏悔白昼的已明之罪,更是看那暗中奔溢着的心流与神的要求有着怎样的背离。
忏悔不是给别人看的,甚至也不是给上帝看的,而是看上帝,仰望他,这仰望逼迫着你诚实。
这诚实,不止于对白昼的揭露,也不非得向别人交待问题,难言之隐完全可以藏在肚里,但你不能不对自己坦白,不能不对黑夜坦白,不能不直视你的黑夜:迷茫、曲折、绝途、丑陋和恶念……一切你的心流你都不能回避。
6.因为看不见神的人以为神看不见,但“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于是神使你看见——神以其完美、浩瀚使你看见自己的残缺与渺小,神以其无穷之动使你看见永恒的跟随,神以其宽容要你悔罪,神以其严厉为你布设无边的黑夜。因此,忏悔,除去低头还有仰望。
思:浑浑噩噩浮浮沉沉这些年,撞得头破血流不知所已,问苍天问大地,怨天忧人,都是没有用的。终有一天还得落回自己,从头出发,寻找源由。在哪一步踏错,让自己走上了一段又一段弯曲变形的道路。思考如何调整方向节奏而步入正确的轨道,开始真正的人生。也许开始的有点晚,但总好过暮年才醒悟。所以,现在出发就是最好的时候。
阅读他的文字,不时跟随他的思路,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发问。曾经自己对生命生活只是疑惑过,是否追问过?是否寻找到过答案?是否用心遵循过内心的想法?
7.但现在你没钱,你就只好撕碎了亲人的心,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分一秒地撕,用你日趋衰弱的呼吸撕,用你忍不住的呻吟和盼望活下去的目光撕,最后,再用别人已经康复的事实给他们永久的折磨。谁经得住这样的折磨?是母亲还是父亲?是儿子还是女儿?是亲情还是那宏博的爱愿?
另一方面,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如果人的生存权利平等,如果仅仅保持住心跳和呼吸也算生存,那么这种高科技、高资金的投入就更是无止境。两个无止境加起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有限的社会财富,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延长身患绝症者的痛苦,而对其他患者的治疗投入就难免捉襟见肘了。
这样的时候,你既看不到人的尊严,也看不到人的爱愿,当然也就看不出任何一点人道;那好像只是一次刑罚—— 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被病魔百般戏弄,失尽了尊严和自由,而另一些他的同类呢,要么冷漠地视而不见,要么爱莫能助,唯暗自祈祷着自己的归程万勿这般残忍。这简直是对所有人的一次侮辱,其辱不在死,人人都是要死的;其辱在于,历来自尊的人类在死亡面前竟是如此地慌张和无所作为。刑罚所以比死更可怕,就在于人眼睁睁地丧失了把握命运的能力。我想,创造刑罚的人一定是深谙这一点的。可我们为什么要让那必来的“归去”成为刑罚呢?为什么不能让它成为人生之旅的光明磊落的结束,坦然而且心怀敬意地送走我们所爱的人呢?
思: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因为家里有钱,就把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毫无止境的的投入,去维持他儿子~ 一个只有呼吸毫无尊严的生命(特征)。而有一些人却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能够治愈的疾病治疗,从而放弃生命。所以有人能正好体面的离去,不失为一种早晚会来的归去的幸运。
结:全文无论谈到任何领域,他都用反复追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或辩证的分析。他常说史铁生和我,拿自己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进行开刀、剖析。他说自己的写作有他这样一个原型差不多也就够用了,他身上聚集着人的所有麻烦。况且今生今世注定是离不开他了,就算想,也无法摆脱史铁生到他向往的地方去。甚至不得不通过他来看这个世界,不得不想他之所想,思他之所思,欲他之所欲。那种身体被限制与思想灵魂之自由,由他表达的淋漓尽致。他不像一位单纯的写作者,更像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很多字句,发人深省。读得浅,总结浅,时断时续,思绪凌乱。吸收的和想说的都不能全部准确的表达出来,这读书笔记实在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