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读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晴

周日收到读库书后,看到DK—18读库读者会《全世界都在下雨》里的这段段对话时,觉得有点奇怪。

张立宪:你是乐观型人格吗?

周轶君:不是。其实,悲观是比较容易的,乐观是需要努力的,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努力的人。

那时的我刚和朋友们、孩子们从野外烧烤玩耍回来,虽有疲惫,不影响愉悦的心情。状态是雀跃、乐观的状态,不理解了“乐观是需要努力的”。

那段时间的我(其实我更想称呼“她”,因为现在的我不理解那个状态的“我”),自带发电机、自带超能充电器,醒着时不知疲倦,时刻热情满满、想法层出不穷、点子一个接一个、好运接踵而来,自我感觉是上帝的宠儿。

昨天中午开始,慢慢感觉自带五彩斑斓的事情慢慢褪色,所有的事都索然味味。曾经相信的依然相信,只是提不起劲,要蓄能、努力才能积攒出一个浅浅的微笑,眼底的光已没力点燃,如同日落西山,天色慢慢昏沉。

想想物理中要维持均匀匀速运动,是需要做功的,因为摩擦会消减能量。那我乐观开朗积极的功在哪里?哪里着手呢?

我用排除法,一一为自己诊脉:

1.家庭事业有变故?无

2.人际关系出现变故?无

3.身体不适?无

我又用刺激法试探自己看哪个点可以让自己快乐起来:

1.看书?昨晚看了半个小时的书,看的时候沉浸在书中,对外界与自己状态无感,一停,依然没劲。

2.看娱乐节目?看的时候笑得畅快,一停,依然没劲。

3.睡觉?昨晚提早睡了,今早醒不来,醒来,艰难起床,依然没劲。

4.亲近自然?有一点触动 得等周末才有时间。

5.与朋友倾诉?讲完,依然没劲。


没办法了,只能接纳这种状态与情绪,就像感觉那个乐观的自己不是自己,是精灵借由我而表达,表达完,她不带走一片云彩地离开。这个无感的状态也是借由我来感知人的多面性吧?她何时离开她说了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