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昨夜梦见被确诊为癌症,感觉真实到可怕。虽然我开玩笑地说,是懒癌吧。但是心里知道,这是因为他心里的焦虑。
社会从“从前慢”演变到“现在快”,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碾压时间的声音,到处弥漫着“没时间了快上车”的急迫感。人生从散步式成长演变到狂奔式成长,好像一出生就在奔跑,唯恐落后在起跑线上。
市面上各种成功类书籍盛行,江湖上总有传说,多少人年少成名,多少人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似乎每天都有一夜暴富的故事,似乎一切都可以速成,而你每一天的没有成果都像是在浪费光阴。
你希望努力了明天就会变得更好,事实却是明天与今天也没什么两样,房子依然买不起,工作依然没惊喜。
在这个按下了快进键的时代里,打开人生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怎样获得心灵的平静,快速的成长,我自己在焦虑和深深的反思中,为自己定制了三件武器:
内心的方向
思考的力量
行动的质量
寻找内心的方向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所在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要开创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必须选定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一步步往前走,才能尽早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了内心的方向,就能心无旁骛走自己的路,不再羡慕别人路上的风景。
《西游记》里唐僧有一句经典台词:“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取经”。一句话表明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清楚自己的定位,认准自己的方向,这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再无犹疑彷徨,直至取得真经。
这个世界有无限种可能,无数条道路,在属于你自己的方向上坚持走下去,才更容易达到目标。
寻求思考的力量
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当你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怎么样的,那么你的所有心智和行为模式就都会在不经意间朝那个方向偏离,直到你真正成为了那样的人。
思考可以使我们正确的努力。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中,提到“任何事情都有两次创造,一次是智力创造,一次是体力创造”。智力创造先于体力创造,先思考再行动。就像射箭,在拉开弓之前,先瞄准红心再放出箭。
思考,就是瞄准红心的那一步。有了这一步,行动才不会盲目,努力才可以聚焦。
阅读和写作是提高思考能力的最佳方式。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拓展思维,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阅读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写作通过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见解和学习心得,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准确和连贯。
提高行动的质量
迈出第一步。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可能性,just to do it,迈出第一步,才是可能性转化为确定性的开始。行动起来,不要等待。“等待的成本,犹豫的成本,拖沓的成本往往超过了行动本身的成本。”
让等待的时间尽量转化为行动的收益吧,毕竟连最坏的尝试,也比没有强。就算没有成功,至少学会如何避免失败。
刻意练习。著名心理学家艾利r克森提出,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刻意练习是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通向成功没有捷径,想要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成功,唯有比别人更加刻苦的练习。
还记得10000小时法则吗? 柏林音乐学院有一项研究,那些有望成为大师的优秀小提琴手,在20岁的时候投入练琴的时间,都超过了10000小时,而那些只能成为钢琴教师的学生,在20岁的时候投入到练琴上的时间,一共也就4000至8000小时,程度再差一点的学生就只投入了2000小时左右。
即使是莫扎特,比尔盖茨,在成名的时候,用在自己专业上的时间也远远超过10000小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懒惰呢?
提高效能。你是否感到自己总是忙忙碌碌却效率低下?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时间总是被别人的安排打乱?你的努力是不是只感动了自己?你的行动有没有相应的收益?我曾经度过了很多这样的日子,努力而没有效率。
关于怎样提高行动的效率,我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两个方面, 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维度,提出“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七个习惯,使我们在人生的各个层面,由内而外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
提高效能,使我们的行动和成长更有效率,还有助于我们获得人生的平衡、心灵的宁静。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砺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也许我们不能决定它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里。你是否在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看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不被世俗裹挟,不盲从快进的脚步。
坚持内心的方向,用思考和行动的力量,坚定地往自己想成为的人走去,这就是生命真正的成功。
情浓休说痴-文章健身房-理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