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3-4年学段的学生在科学态度方面要求如下:
1.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索;
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显然,比起一二年级,要求变得更高了。而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才第一次正式接触到小组合作式的科学探究实验,对实验器材、内容充满好奇心、对实验操作充满积极性。这就造成即使教师已经对小组做好分工,但面对6人一组,注定有小组成员参与度没那么高的情况。这种情况要么使参与度没有那么高的组员积极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就是实验过程中出现”抢材料“的问题,教师在学生实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时间都用来维持课堂纪律。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小组研讨出以下解决清单:
1.为了避免小组内”抢材料“,可以将预先的6人/8人小组拆分为4人小组,如做水沸腾实验时,就可4人一个酒精灯,两支温度计;
2.进一步明确分工,在学期刚开始时,先固定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之后再视情况进行小组的自由调整;
3.及时评价,明确老师自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如采取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卷面成绩的方式,让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表现。
而在新从教科学课程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也发现了上述问题,并在第二周采取了如下措施:
1.实验小组长每单元一换;
2.组内分工轮流(每个实验一换);
3.整堂实验课,落实小组加星,课下记录跟进,并适时跟学生反馈小组间加星,告知学生课堂表现与期末成绩挂钩。
但是,在这一周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日常在教室而非实验室的课堂上,孩子们的课堂纪律反而不及在实验室里,他们没有了小组的约束,且每周班级座位都会有所调动,谈到兴奋处,往往忘记了在实验室里能够遵守的规矩,并且课后会发现学生之前存在的一些迷思又卷土重来了。加上今天教研中谈到的测评,我觉得我可以在下一周尝试这样做:
1.增加课前测评,了解学生前概念,也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更有目的性地去思考、去学习;
2.课堂中的表现评价落实到个人,及时记录,把教室中的课堂纪律也抓紧;
3.增加课后测评,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4.鼓励孩子课后再去自己查找资料,课上再一起讨论,亲身地破除迷思。
在成为一名专业的科学老师的道路上,我还有很多路要走,也要经历很多阵痛,但在今天各位前辈的案例分享与交流之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自己的教学上有很多启发,也不会再害怕。希望以后也能多多交流,多多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让自己和学生都能获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