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瑜舍家人们,
今天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为何老师说的同样的话我们会听出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我想,因为我们都带着底色或者说滤镜在听吧,在各自底色的背景下透出不同的色彩,而这个底色就是我们的业力,头脑经验,行为和思维模式。所以同样的话经过了过滤就成了大千世界。有断章取义的 、有生搬硬套的、也有擅自发挥的。天下的知识、经典无不因此而变得碎片和各持一方。除了学习,工作中也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和诠释,我们做一件事情的企图心却尤有重要,你使用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执见到底为了什么而服务。
需要去判断是真正的需求还是头脑的需求。头脑是伟大的智库,却也是做决定的可怕深渊,任何决定都不该源自头脑,否则底色越来越深,滤镜越来越重,看真相就越来越模糊了。
究竟,什么是事业?
孔子也在《易经·系传》上讲,“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不管是当皇帝或者讨饭,或者做工,你的一生所作所为,“举”,就是你的动作,“措之天下之民”,使社会能得到你的福利,受到你的恩惠,而得到一部分的安定,这样的成就叫事业。
我们都想一想,现在在做的是工作?职业?事业?还是志业?
瑾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