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不费力的快速思维,通过这种快速思维方式几秒钟就能得到结果;另一种是比较费力的慢性思维方式,对于特定的 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专家,同时也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通过一个例子来证明人的两种思维模式。看看下面的三句话:“弗雷德的父母迟到了;供应商要到了;弗雷德生气了”,读到这里,我们会潜意识的认为弗雷德因供应商快到了,而父母却迟到而生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不得而知。这就是快速思维,我们习惯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理解事情、认识世界,通过短短的第一印象就对事情下了定义。追求因果关系是我们的天性,即使两者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我们在认识时也会假定其存在。这无疑可以提高我们认识事物的速度,但也会毫无疑问的给我们带来认知偏差。而另一种慢性思维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让我们能够穿透事情的迷雾见识到更深一层的真相。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而这一切都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国民总时间”,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商家都在努力争夺我们的注意力,于是我们被各种用户体验越来越好的app所包围,接收着他们整理后的信息,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了娱乐,也满足于得到了大量信息。但这种感觉如梦幻泡影,经不起推敲,繁华过去尽是落寞。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陷于焦虑中,尽管我们处于信息的海洋,却如鱼儿缺水般窒息。“有限的时间除于无限的时间等于零”,这句话能给我们很大的警醒。要想有所收获,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就要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而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慢性思维。
不知什么时候起“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以十倍速进行,所以我们要以十倍速来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被我们奉为圭臬。以我为例,我的微信里关注着大量的公众号,知乎里收藏着大量的文章,但是即使我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依然完成不了阅读,带来的只有深深的焦虑。于是我只留下了仅仅五个公众号,删除了那些我没看的文章,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我才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深度阅读,把它们印在心里,而不仅仅只是一阵风就能吹走的烟雾。有人问,这样你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吗?须知我们平常接触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我们根本就用不到它们,或许可以当做谈资储存起来,但我相信大部分人在用到的时候只能含糊不清的表达,严重缺乏说服力。所以只要汲取我们所需要的就好,在投入精力之前问问自己,我能得到什么,是我必须的吗?仅仅这一点就可以帮我们过滤掉绝大部分信息。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信息和知识之间还存在一条深深的鸿沟,我们要以慢性思维为桥梁,将它们联系起来。以“健康八杯水”为例,我们平时或许都知道这句话,并广泛运用。但有没有深入思考过杯子的大小问题,以及其他适应条件呢。真正的 解读应是这样的:在肾功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一天喝2000ml水对身体有益。这样子是不是就比笼统的8杯水要清晰详细的多了,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量的“健康8杯水”这类信息充斥着我们周围,这样固然好记,却也让我们失去了追寻真相的动力。所以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妨慢一点,静下心来慢慢思考,这样或许能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