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吃,就给别的小朋友吃了哦!”
“你再哭,我们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口头禅,
想用威胁的方式让孩子服从自己的管教。
但你们是否想过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威胁的后果比体罚更严重
之前看《爸爸去哪儿》,杨阳洋小朋友特别引人关注,他在面对失败和批评时,经常哭闹、发脾气。
采访中有一段,妈妈杨云说起她对孩子做的最狠的一件事情,是杨阳洋发脾气时说不要姥姥,作为惩罚,杨云直接把他扔到垃圾堆,并威胁说不要他了。
言语中,杨云内疚的同时难掩骄傲,因为,杨阳洋以后再也不敢了。
杨云曾是中国体操队的队长,做事讲规则,有纪律,但是,她也犯了一个妈妈常犯的错误:凭自己的喜好来威胁、惩罚孩子。
简单的一句“你再……,我就......”,就能让孩子信以为真,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极大,甚至比体罚还要严重。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这种口头上的威胁,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虽然家长并不是真的要打孩子、惩罚孩子,但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说,是无法区分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假意威胁,当做真的危机。
在面对威胁的时候成人尚且会觉得愤愤不平,更何况一个孩子呢?如果我们的言辞再激烈一些,会让孩子从内心开始抵触,引发情绪上的对抗。
如果孩子带有情绪,再高明的教育手段都是不管用的。
有名的教授“虎妈”蔡美儿曾提到过自己教育女儿时,有过这样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小女儿Lulu3岁时,某天蔡美儿教她练琴,女儿不愿意按她说的做,一边发火一边重重地乱敲打琴键。
蔡美儿为了让女儿听话,威胁她说:“你看外面下着雪多么冷,你要是再乱叫,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把你丢到外面去!”
3岁的她看了妈妈一眼,自己打开门走到了外面(没穿外套)。
蔡美儿不忍心看女儿受冻,只好主动跟女儿让步,“看来你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回来吧”。
当你的威胁不足以震慑到的孩子,威胁的结果往往是父母自己给自己打脸——由于父母根本做不到他们口中所说的威胁,最后孩子占了上风,父母不得不尴尬退让。
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把父母的威胁放在眼里,父母想管教也是一次比一次难。
比威胁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原因
耐心地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求TA这么做或不这么做,让孩子感觉到你不是在发号施令,而是摆事实讲道理。
孩子不想吃饭了,可以告诉他,你如果不吃了,那妈妈就要吃掉了,因为很浪费,我们不想浪费食物。
“浪费食物”才是重点,很多父母却常常忘记讲。
要孩子收玩具,是因为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下次很难找到,别人不小心踩到了会受伤。
要孩子不要打人,是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别人,也可能由于别人的反击而伤害到自己......
让孩子成为一个听话的人,不是我们养育的目标。把理由解释给孩子听,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做对的事情比听话更重要,帮助孩子建立起了是非判断体系,形成TA自己的道德观和是非判断。
给孩子树立规矩,并说到做到
在原则性问题上,父母从一开始就要说清楚后果。
比如,去餐馆吃饭之前就可以告诉孩子,不要在餐馆内大吵大闹,这样会影响别人的用餐,或者碰到服务员的盘子引起危险。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必须离开餐馆。
到了餐馆,如果孩子真的不听劝,那我们也要说到做到离开餐馆。
孩子必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所以父母设定合理的后果来管教孩子的行为是有必要的。
如果父母觉得做不到带孩子离开餐馆,那请不要用这条来威胁孩子。因为说到做到很重要,如果食言的话以后只会越来越难管教。
孩子越长越大,就越有自己的主张。家长威胁孩子,孩子因害怕而屈服,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本质!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他们,才能互相理解,这远比简单的威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