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接触到有关“时代”的话题,听着不同时代下人们的不同状态,想用文字记下,望能理解这种不同!
和妈妈去阿姨家串门,谈到现在的小学生,谈到对孩子的教育,她们感到深深的认同:需要改变教育方式,对待现在的孩子决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当代的孩子非常有个性和想法!谈起最近的一场母子大战,持续将近三天,从周五不上作文课到电脑对抗,再到周六晚上的“出逃”,再到周日的旷课,就像一场活生生的舞台剧,当听到母亲娓娓道出原委,之前的紧张和气愤并没有那么强烈,可能和母亲的状态有很大关系,她改变了,没有之前的歇斯底里和气愤,舒缓的和他应对!真的是互相成就的状态,我弟的叛逆成就了母亲接受爱的教育,不断学习,开拓视野,离开了本该到来的舒适区,因为未来需要更加有方法,并且需要斗志昂扬!!母亲一直在这么做!!谈起课堂上的学生,她们有很多让这些60后教师不可思议的地方,她们更大胆(有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也有更大胆的“偷拿”老师的钱,也有大胆快速地接老师的话根……),且不说这些行为的好坏,她是这代孩子的印记,她们更关注平等,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其实孩子什么都知道,一点不傻”在这代孩子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再以强势、粗暴或者冷漠进行压制,反而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
晚上和外婆一起,听她聊起以前的事情,对于40年代的人,从他们有清晰的记忆起,她们就很苦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什么上学可言,十几岁就要一起下地干活,收获的粮食由大队统一组织分配,那时作为干部也没有什么优势,只能一起干!后来有了食堂,有了半日制(半天劳作,半天休息),有了自留田,日子才慢慢好起来,可以吃饱饭了!!那时的田间地头就像是集市,家家户户,我以前跟着去地里帮忙时,就特别希望遇到认识的人,边聊边干活感觉不累,有时也可以和其他小孩在沟里探险!“现在的人们什么苦都没吃过,我们那是真受苦啊”这是外婆的感叹,时间还是飞快的,让一代人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她们更愿意知足,更懂得珍惜!
同样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一个见证了所有的快捷和方便,出行可以有车接车送;吃饭可以随时随处购买;想吃什么可以任意挑选,可以把一类食品的味道尝遍,从中远处喜爱的;衣服、家务,不用自己动手,都已准备,静待享用……没有经历过苦,不知道为什么要经历!似乎只有读书最苦,因为这不随人愿,不想学却不得不学,不知为啥要经受这些痛苦!一个却见证了曾经的苦楚,鸡鸣而起,随父母及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母劳作的背影和汗水,在向孩子们传递着勤劳,用双手拼搏,让日子过得更好!如果能不劳动,安静坐下看书,通过书认识外面的世界,显得弥足珍贵!渴望有那样的时机!!
不同时代的人被这个时代影响着,这个时代也被这个时代的人改造着!不管处于怎样的时代,责任、勤劳是我们不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