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9丨即将消失的农村记忆-那些年吃过的零食

图片:来自网络

大巴山里,山高路陡,贫痟的土地都隐藏在丛林中,收成并不好。水田在那山脚下,家家户户只能分到很小一块,没有河流,完全靠天浇灌。勤劳淳朴的村民早出晚归,风吹雨淋还是饥一顿饱一顿。

山里的孩子没有买的玩具,没有买的零食,那时谁家里有白糖,那就是多么奢侈的零食。小星星爸爸买回来给姐弟俩补身体的麦乳精,那是被小伙伴羡慕了好久。

但是山里不缺少零食,也不缺少玩具,山里有的是各种美味的野果,有的是自制的玩具。小星星他们山里来,山里去,欢歌笑语温暖整个童年。

01

采杨槐花

春天来了,绿了柳树,红的桃花,飞来了燕子。这时漫山遍野都是白的红的黄的花。白的杨槐花,又叫刺槐,它花心是甜的。黄的油菜花,花心也是甜的。还有白的李花,梨花,红的桃花。那个季节孩子们的身上,脸上,头发上都洒落着花瓣,嘴角总是遗留着那白的,黄的花粉。

黄黄的油菜花一片又一片,孩子们总是小心地采摘那些田坎边荒山里的野油菜花,虽然没有田里油菜花又大又甜,但田里的可是农民伯伯们的粮食。

春天槐树发芽较其它树要晚,晚春时节才会开出串串白色的槐花。采槐花一是为了玩儿,二是为了吃。

02

孩子们最喜欢那一丛丛一串串的杨槐花,春梅家院子里有两棵又大又高的杨槐树。春梅的娘即小星星婶婶,她喜欢那如雪的槐花,那阵阵的幽香甜得让人心醉。但她从不阻挠孩子们摘槐花,她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不时说着

“小心点,注意安全,别被刺到了。”

小伙伴们搬来凳子,他们把鎌刀捆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刮下一串就引来伙伴们的轰抢。他们站在下面够不着了,就爬到树上去摘。那时乡下的孩子都会爬树,就连小星星这样的女孩子也会爬树,他们像猴子一样还会在树上荡来荡去。

03

小伙伴们你一朵,我一朵,欢快地笑着,无忧无虑地嬉笑着,疯玩着,追赶着。小星星婶婶总会大声喊着

“生吃点,少吃点,我跟你们蒸槐花糕。”

“我们要吃槐花蒸糕,还要吃煎槐花饼。”孩子们要求可不少。那时小星星总会自觉地跑回家,拿来面粉,鸡蛋,有时甚至倒一碗香油。奶奶总会在院坝里大喊着。

“小星星,你是一个小败家子,又把家里的东西往外拿。”小星星知道奶奶只是说说,并不会生气,每次还是照不误。

04

那一天,定是孩子们的节日。小星星婶婶会把槐花细心地摘下来,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切细和上面粉和鸡蛋,给孩子们煎槐花饼和蒸槐花糕。

孩子们烧火的烧火,拿柴的拿柴,然后伸长脖子,眼巴巴地围着锅台,等着那清香的带着甜丝丝的槐花饼。

“好了,熟了!可以吃了呢。”胆大小伙伴伸出手就从锅里拿。小星星婶婶总是用大大的铁锅铲挡着那一双双手。

“别急,别急,不要烫着你们。”

当两面焦黄的槐花饼出锅时,孩子们争着,抢着,闹着,笑声回荡在那槐花飘香的日子。

END

后记: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农村的记忆。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国庆节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离了,甚至出现了无人村。

这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散文小说,书名暂定为《乡间的小星星》,已全部完稿,从今天开始连载,希望有人能喜欢。

点个喜欢❤️再走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字吃饭的人能坚持下去。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