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4月30日,公司第二期回购计划已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74513908股,占总股本的1.24%,最高成交价为61.9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4.46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44.21亿元。
预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30亿元,不高于60亿元。现已回购金额占最高可回购金额的73.66%,还有大约15.8亿资金可用于市场回购,剩余比例为26.34%。
2020年10月13日,公司披露回购目的: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因素,使用自有资金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
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利益捆绑,推动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一致与收益共享,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公司进行股份回购这件事,从股东层面和经营层面,两个角度分析,都属于重磅利好。
从股东层面的利好不次于公司业绩的增长,因为回购自家股份:
一是可以减少市场的股份供给,被动提高市场价格;
二是可以提高原有股东的权益占比,提高每股收益的占比。
从经营层面的利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自家企业当下价值的认可以及对企业发展前景坚定信心;
二是打消外界质疑的声音,因为2020年4月份正是新冠疫情严重时期,政策管控严格,企业产能受限,线下渠道受阻,整体销售需求不振,企业此举是向外界告知,我们一定会挺过难关。
但是市场好像并不怎么买账,甚至用脚投票。
01
2020年6月20日,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披露公告:
曾经被格力引以为傲的利益捆绑的线下经销商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8.91%)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两种结合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0.4288亿股,占总股本的0.71%。
其中以大宗交易减持的起始日期不早于2020年6月22日,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期间为:2020年7月16日起至2021年1月5日止。
2020年7月10日,格力电器披露:
京海担保于2020年7月1日、7月2日、7月3、7月6日、7月9日,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别减持0.12%、0.15%、0.13%、0.18%、0.14%,合计减持0.71%。
这样,京海担保减持的部分对冲格力回购约一半比例,成为格力二级市场股价不涨的原因之一。
这个减持动作可谓是非常的快,这对于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相当于自己家的人用脚投票自己的公司。
原因就是,董大姐动了传统线下经销商的奶酪,进行渠道重塑,打造“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新零售模式,然后压缩传统经销商的利益,让其进行职能转型,由销售卖方转变为品牌售后、物流、维护的服务方。
原先可能赚1000元,现在只能赚100元,市场是由利益驱动的,这当然没有人愿意干了,不仅用脚投票,还分分倒向了竞争对手。
当然了,董大姐的意思可能也是要压缩中间商的差价,让愿意小幅盈利即可满足的人承接曾经获取暴利的中间商。
董大姐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空调可能已经触及天花板,未来增量空间不大;
二由于疫情导致线下受阻,顺势加快渠道转型,但线上又是格力的布局滞后点,与对手美的高效的运作相去甚远。
02
格力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降价有损格力掌握核心技术加持的品牌形象,不降价将会释放大量的市场份额给予竞争对手。
当下的格力特别像2012年-2013年的茅台,二者都有着硬质量的相同点,但也有需求端的不同点,这就导致二者再遇到同样的需求困境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境遇。
茅台在供给端有着毫无疑问的质量保证。虽然茅台被三公限制在需求端一时受挫,但其并没有在供给端出现问题;而且茅台是与嘴巴有关的产品,属于快消品,还有文化传承的基因,随着未来的人均工资提升,一定会有新生需求替代公务消费。
而格力,同样也是在供给端有着质量的绝对保证。
但格力的空调却属于耐用品,属于可选消费,随着通货膨胀的提升和原材料的涨价,其并有没茅台那样的提价频率和幅度进行转移成本压力。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空调需求触及天花板,市场饱和,那在需求端的新增需求会来自哪里就是个最让人质疑的问题。
2019年12月26日,监事,段秀峰,以每股64元减持26.5万股,剩余79.55万股。
2020年1月8日,监事,段秀峰,以每股68元减持19.88万股,剩余59.67万股。
2020年8月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离职;紧接着,2021年2月21日,公司董事、执行总裁黄辉离职,离职后不担任格力任何职务。
监事的频频减持,以及格力元老级人物甚至是有可能是接班人的离去,似乎在向外界透露着当下的格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从2020年美的和格力年报的对比中也可见一斑。
2020年,美的营业收入2857亿,同比增长2.27%,净利润272.2亿,同比增长12.44%。其中,暖通空调营业收入1212.15亿,同比增长1.34%,占比42.65%。
2020年,格力营业收入1705亿,同比增长-14.97%,净利润221.8亿,同比增长为-10.21%,其中空调营业收入1179亿,同比增长-14.99%,占比70.08%。
2020年,格力总营收相对于美的少了1000多亿,而且空调营收也比美的少了30亿。美的的市值6938亿,格力的市值3754亿,美的市值是格力市值的1.85倍,致使格力的空调龙头地位不稳。
这样,市场对格力单一空调业务的渠道转型以及对其未来业绩的持续提升,所产生的质疑,是格力二级市场股价不涨的第二个原因。
03
2021年4月28日《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2020年实现净利润276.85亿元,加上未分配利润539.71亿,加上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0.19亿,扣除2020年内实际派发现金股利131.40亿,实际可分配利润685.36亿。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赠股本,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74.98亿,2020年的股利支付率94.34%。
按道理说,格力2020年的股利分配可谓是史无前例的高,非常的阔绰,应该是重磅利好。但是二级市场好像并不怎么兴奋。
而且此举也颇有些令人费解:
因为格力正处困难时期,按理说,回报二级市场的股东,并给市场提振信心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么高的分红比例在面临当下的困境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把一年的业绩几乎全分了,就不留点应对困境的资金么?这种反常规操作多少有点违反常识。
为什么会这样?回购不感冒,史无前例的高比例分红不兴奋。
2020年2月13日,格力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15%),将其全部股份100%的质押给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质押风险比例为245.18%。质押日期2020年2月13日,解压日期2026年12月16日。
大股东这么高比例的质押,还是史无前例。可谓是玩的一手好牌,左手质押获取资金继续寻求高收益率的投资项目,右手大比例分红持续且快速收回原投资成本。
而且二级市场的持续回购不过是维稳市场情绪,防止悲观情绪蔓延致使股价快速暴跌给质押成本造成压力。
这可能就是格力二级市场股价不涨的第三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