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戴维前面

轶事的好处在于能够给正史的记载打补丁。虽然只是一鳞半爪,却如云中之龙,更见其神韵。而名人轶事,正所谓“吉光片羽”,能起到“想见其为人”的作用。

一八一三年秋天,法国著名化学家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遇到另外两个法国化学家,问他们有什么新发现。两位化学家告诉他,他们在海草灰里发现了新元素。这种元素生成的化合物和目前已知元素的任何化合物都毫无共同之处。只是暂时还没有将这种新元素分离出来。盖-吕萨克很兴奋,马上就想到他们的实验室去,亲眼看一看这种新元素的化合物。两位科学家却回答说:“非常抱歉,已经没有了。一星期前,享弗利·戴维到我们的实验室来过。他对这种物质也挺感兴趣,我们把制的这种元素一古脑儿全给他了。”

戴维是英国有名的化学家。盖-吕萨克一听这消息,立刻跳起来,激动地说:“不可原谅的错误!空前严重的错误!居然倾其所有拱手送给外国人。戴维会发现这种元素,并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这样,发现新元素的光荣就会属于英国,而不属于法国了。”

两位化学家这才如梦初醒,喃喃地说:“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无论如何要赶在戴维的前面!这个元素是法国科学家在法国发现的,目前由于意想不到的疏忽大意,发现它的荣誉竟要落到英国的头上。”

盖-吕萨克建议两位化学家:“必须马上动手,昼夜不停地工作。关心祖国的威望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在盖-吕萨克的带领下,他们立即行动,从头做起,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工作,紧张地忙碌了几天,终于将这种元素提取出来:小小的鳞片,有着金属的闪闪光泽,遇热很快蒸发,使烧瓶充满紫色蒸气。他们将这种元素命名为“碘”。在希腊文里,“碘”就是“紫色”的意思。

果然不出盖-吕萨克所料,戴维的研究结果和他们的论文同时发表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门的元素周期表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天再送给几个! 为了更好体现化学的魅力, 下面每张图OD张都精挑细选。 Life...
    OD张阅读 5,115评论 0 1
  • 1775 年前后, 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
    夏日星晨_a1e1阅读 4,292评论 0 1
  • 柯羿南:门捷列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 年2 月 8 日 - 1907 年 ...
    柯羿南阅读 1,514评论 0 1
  • 9.2号感言: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会满载而归,人生就是这样,选择...
    风叶_b845阅读 3,418评论 0 1
  • 平生经历 道尔顿早年外出谋生,12岁就当了教师:1778年在乡村小学任教; 1781年,到中学任教,在哲学家高夫的...
    无知RW阅读 4,4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