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辆小电驴,从来也不骑,那天我激动骑它去赴约,手里握着车把手……
我的小电驴有着流光渐变蓝的车身,黑轮黑把,后车座微微翘起,弧度不太明显,能够打开安置充电器、雨衣、便捷雨伞等物件,出门买菜也能当个临时装菜篮。它还拥有五个电池的蓄电储备,三十公里不是问题。说是小电驴,个头其实并不小,大概比随处可见的共享电瓶车大两倍左右。
说来也奇怪,我骑共享单车时的技术顺溜得很,可谓炉火纯青,单手骑车都不在话下。然而扶着我的小电驴,哪哪都不得劲,心里总觉得它太大太重,难以控制,这也是我很少独自骑它出门的原因。时间一久,我与它越发生疏,跟车后座的感情倒是深厚起来。不过都说一门技能用进废退,在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我总要克服心理障碍,跟小电驴建立起信任感,去熟悉和掌握它。
有心人总是不缺机会,勇于尝试就是好的开始。
骄阳烈日,晒着皮肤漫起火辣辣的疼意,迎面吹来的风温热干燥,带走唇瓣的水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我独自一人骑着小电驴奔赴好友之约。出发前,好友不放心地叮嘱我高温天气,最好乘坐公交或者地铁出行,等回去凉快些,再扫辆车骑。我电话里答应地好好的,转头就给忘了。实在是,机会难得。
家里人并不放心我独自一人骑车出门,谁叫我是电驴的后座之友,强调多次我使用共享电瓶车的战绩也没用。每次出门我都是它后座的常客,被家里人带着到处走。我被打趣即使出行没宝马,可去哪都有座,舒舒服服的。哎嗨,还真是!
这不,他们刚好有事出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我得抓住机会锻炼一下证明自己。眼瞅着到了时间,我抓起车钥匙,开门关门锁门一气呵成,随后下楼走到小电驴前,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一插,二转,三捏把,“滴滴!”小电驴成功启动,然而下一步却让我犯了难。犹记得爸爸教我车辆的进出在于对它们“屁股”方向的把握,车头的转动要以车尾为主。可惜我在这方面的悟性比较差,尝试多次都没领悟到精髓,几次下来均以失败告终。于是我滑下车前座,侧面站立,小心翼翼地扶着车把,稳住笼头,用略显笨拙的方法一点一点将小电驴挪正,然后腿一抬潇洒上车,接着转动车把,呲溜一下就开向小区门口。
我的正面被刺目的阳光无情地炙烤,后背微微出汗,衣服粘粘皮肤的感觉并不好受。好在内心的兴奋感冲淡了体感的不适,道路两旁的绿荫刷刷倒退,也带来了时不时的凉意。抵达目的地后,我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分享这次成功的小电驴之行,获得一个大大的“赞”,如果天气没那么热的话,就更美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骑着小电驴去买菜、晃悠、赴约,但“停进停出”的技术还需加强锻炼,我可不想每次都使用蛮力。
我有一辆小电驴,需要经常骑,骑着骑着熟悉了,带它去赶集,手里握紧车把手,哗啦我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