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五霸一直颇具争议。《史记索隐》中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中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争议节点在于宋襄公。
宋之霸主,实在名不副实,宋襄公之“仁”也实在可悲可笑。
宋襄公的“仁”,根深蒂固。本是嫡子时,便主动让位与庶出哥哥目夷。目夷感动,认为宋襄公比自己“仁义”,更适合做宋国国君,几番推辞后宋襄公,才勉强答应。
当时宋襄公君子之风,深受齐桓公赏识。是以齐桓公晚年,诸公子争位不可开交之时,便私下将公子昭托付宋襄公,望待齐国内乱平定,襄公能助昭继位。襄公果然不负重托。
然,这样的“仁”,在面对本就藐视周礼,又囚禁自己,举兵围城7月意欲灭其国的蛮夷之邦,实在是一厢情愿的妇人之仁。
战争从来都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样冷酷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能容得如此小“仁”之“仁”。
《道德经》曾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滋生万物。圣人不仁,心如天地。如此乃为“大仁之仁。”
是以“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一个慈祥的军事将领,对士兵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式的灾难;一个太讲义气的老板,无疑对整个企业,是一种发展的窒碍……那么这样一个,在国破家亡之际,敌我不分的“仁”君之“仁”,方属“仁德”?
美国黄石公园,杀狼护鹿,导致鹿群暴增,草地退化,鹿群死亡,生态失衡。
热心的老渔夫每年冬季,撒食喂天鹅,结果他离去时,那年冬季,天鹅全部冻死。
是以大善似无情,小善如大恶。鼠目寸光、华而不实之“仁”,当属小人之仁。
在位其君,便该谋清实事,何况其国、其身正处群雄逐鹿、“礼崩乐坏”之时,对敌虎狼之师、蛮夷之邦。兵力不强,国资不盛,又侥幸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会盟,实现称霸,实在有些不自量力的天真。
泓水之战,几次三番困宥仁义之礼,拒不出兵;盂地会盟,不听劝谏,乃至被囚险些灭国。如此迂腐冥顽,实属可悲、可叹亦可笑!
最终不仅了结了性命,也葬送了殷商最后一族久存于世的高贵血脉。泓水之战,宋国一蹶不振,就此没落退出历史舞台。
这样亡国教条之仁,实乃东郭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