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陈老师(我丈夫)一起听完了时老师的课,时老师的声音那么地亲切,她的课也很接地气很受用,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班级读书课的内容。我与丈夫听完课后,内心感触很深,所以我们共同来完成画作这也是我们两个对于未来生活的勾勒,我那“蹩脚”的字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我搬来了救兵。学数学专业的陈老师对于古诗词的研究一点儿都不比语文老师少,所以我时常嘲笑他就应该去教语文,一定会教的很好。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这首词描绘了乡村田园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所在。
我所上班的地方在赖村镇,在赖村圩镇东面,沿青塘河畔,有蜿蜒约5公里的丹霞地貌带,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高处奇峰怪石标立,“象头”、“船儿倒扣”、“仙女”、“九寨十八岩”等景观风格各异;山腰、山脚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挂映的村庄。山上竖立着清雍正年间建的步青塔,河畔有明未建的经纬阁等古迹,新建有孔庙、万寿宫等仿古建筑群。两边的石峰上各有一所寺庙,遥遥相望,构成了在幅山、石、林、水、村、古迹相互映衬的美丽图画。中小学也经常组织活动,在孔庙面前阅读古诗词,共同发现田园生活的美好。
孔子圣像的落成,为我赖村镇增添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他带着仁慈,带着中庸,带着和谐,带着智慧矗立着。用他的炯炯目光注视着我们,用他的敦敦教诲启发着我们。
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用激昂的声音诵读国学经典。通过阅读,激起了孩子对美丽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成材后回归故乡建设故乡……
美丽是一张名片,乡村振兴在行动。孩子是祖国的摇篮,是祖国的希望。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可以望得见青山、可以看得见绿水、可以记得住乡愁。发展中的美丽乡村,未来会越来越好!暑假兴成长的阅读培训,让我们这些处于职业倦怠的老师们,要通过“悦”读,来“悦”心,“悦”未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的建设也需要这些孩子们成材后回去建设乡村。
做了5年的乡村教师,它的贫瘠和落后、它的凋敝和式微,都曾让我感到心酸、挣扎甚至是绝望。真正的乡村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诸多复杂的因素面前却又深感自我努力的渺小苍白和茫然。理想的教育情怀依旧在,可现实同样强大到不可抵抗……
习大大说过,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是我想说的是,孩子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该是我们作为老师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