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二月末,太阳出来前后是大不相同的,前面还是乍暖还寒,但只要太阳一出来,便觉得温暖无比,着装也较冬曰轻便亮丽了许多,顿生行走山水梯田间的冲动,何况又值周末,忙碌了一冬的女汉子们一上班便嚷嚷着要去追寻一下春天的脚步,周六仅下午半天假,只能就近了。"那就三条岭吧!"妇产科人永远是那样的干脆利落,雷厉风行。
中午吃罢本科医生添孙进口的满月喜宴,已是下午2点了,一行七人自驾两部车直至山脚,山道呈"Z"形盘旋而上,因无男丁参与,慎重起見便决定徒步而上。俗语说:"高岭不高,低岭不低,三条岭爬楼梯"。足見三条岭高度相差无几,蔡岭已去过,又非梨花盛开的季节,便决定直奔低岭石林。上岭只能循车道攀爬,因无石阶,自然要耗费体力些,大约爬至三分之一处,自称是这次徒步保镖的丁大医生便打算原路返回,在山脚等我们。此处几乎接近谷底,仰視山峰自然有高不可及之感,平日里脚力就欠佳,中途言弃属情理之中,同行曾去过的阿阮说:"没那么难,就在前方,过了这个坡,后面的路就平坦了",反正大部分没来过,就当是吧,走走停停中,我们已至低岭,路面亦如如期的那样几近平坦,"不轻言放弃"便成了我们此行的第一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在建的水库,水库的东侧是一片民房,高低错落,白墙红房或灰墙黑灰,可能是早春的缘故吧,冬的痕迹尚存,除了少存的碧绿,几乎还是枝秃叶枯,以至于路边一颗不知名的小树新吐的嫩芽都让同行的阿阮惊呼不已,缺少了碧绿的掩映,自然就少了些灵气与生动,却多了份浑厚与沉稳。
石林位于村后一座不高的山上,我们沿着一条石板铺成、石块尚松动着的山道向上走,大约走了二十分钟便到了山顶,放眼望去,才知道此山真可谓树种繁多、藤粗树特、相互交织、怪石林立,栩栩如生,独缺了夏季的枝繁叶茂,仅有脚下少许簇簇新绿,可谓是"草色遥看近确无"。"少有遗憾也是一种美",一边这样安慰自己,一边搜罗我们此行的第一景覌:山石。只見大块小块间杂,形态迥异的山石遍布山间,似鹰、似虎、似人、似耳洞⋯⋯等等,其中一条长长的山石正中似被剑劈开了一条缝,说是象极了苏州虎丘试剑石,不同的角度所見皆不同,如若你想象力再丰富些,便会有更多的相似与故事。只是,少了些绿意盎然陪衬的山石似乎孤独了些,但愿我们的到来能抚去些它们的落寞与寂寥,更期待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石能得到更多人的瞩目,将它们的美在世间绽放。
不得不说的是山上树种之多,诸如檀树、黄栗头、石朴、剌槐等比比皆是,最大的檀树和黄栗头的直径约有40公分以上,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树。其中有两棵树很是奇特,共拥一根,距根2米处生出一横枝将两树干相连,这难道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好诠释吗?
另一不可不看的景覌便是古藤了,此山的古藤特别粗,最粗直径可达20公分,长可达百米,而且生命力特强,大部分皆从石缝长出,然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藤树难辨,你永远不知道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不过,每至夏季,它们依然双双枝繁叶荗、郁郁葱葱,少说也"缠缠绵绵"近百年了吧?
参观完毕,我们便循着另一条石板路缓步下至山脚,潘姐姐还自制了一把拐杖,下山似乎轻松了快捷了许多,只是不时自山上呼啸而至的车辆,总让人产生一种直冲而下的错觉,便会迅速避至路旁的空旷处,让它们先行。不由想起:"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这句话,人不亦如此吗?
到达山脚时已是日落西山,眼見着红如圆盘的落曰,自山顶滚至山后不过1分钟的时间,众人皆叹"曰出日落又一天,花开花落又一年",周末半日游就这样在大家的长嘘短叹中结束了,还是早了些,时间短了些,除了梯田零散的金黄油菜花,几乎不見花,还有那溶洞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