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上下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女儿和儿子,这两天学校也有《树家风,立家训》主题活动,要求每个人要在班里讲一讲,自己的家风家训。借此机会,我也想好好跟孩子们聊聊我们的家风家训。
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 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
首先,我跟孩子们简单解释什么是家风家训家规,也让孩子们了解,家风家训家规在一个家庭或家族里的作用和意义。接着我给孩子们讲,我们家的的家风是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很少与人发生争执,他们一向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妈妈勤劳,积极,与人为善。她勤俭持家,用心赡养老人,对我们姐妹几个更是悉心教导,常教导我们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人要行的正,坐的端,不做那些被人不耻的事情。记得小时候调皮,几个小伙伴约好,早自习起早点,去大娘家地里摘西红柿,她家种的早,已经有成熟的了,又大又红诱人的很。第二天早上由于天黑,看不出来哪些是红的哪些是青的,就摸大的摘,摘完放进草丛中,只等放学一起分享美味。结果全是青的,几个伙伴拿着不能吃的西红柿叫嚣着,比赛看谁扔的远,可惜还没熟的西红柿被扔的到处都是。早起浇地的大娘看见了,直追着骂,吓得我们赶紧往家跑,大娘拿着那些被我们糟蹋的柿子,挨家告状,我妈知道事情的经过后,严厉的批评了我。还给我讲了一个《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意思是说,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偷偷摸摸拿别人家的东西,都是些小东西,不值钱,大人知道后,非但没有制止,还夸赞孩子有本事,知道把东西往家里拿,随着孩子的长大,偷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也养成了手脚不干净的坏习惯,好吃懒做,想要什么就去偷,就这样彻底成为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贼。终于在一次行窃时,被警察抓到,在入狱的那一刻她要求见一见自己的母亲,见到母亲后,这个孩子跟母亲说,如果我第一次拿别人的东西,你狠狠揍我一顿,而不是鼓励我,我怎么会成为一个贼。她的母亲听后,羞愧不已。
现在想起这段往事还记忆犹新,重新品味这个故事,更是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用心,妈妈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两点:
一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是:子不教,父之过。
一让我律己,二教我为人父母。(也许当时的妈妈并没有想的那么深远,只是这些已渗透在我的生命里了。)
父母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原则,还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爸爸送我到单位的路上,一再交代,年轻人要勤快,工作要踏实认真。小姑娘多干点活没啥,都是给自己干的,要多学多看,积累经验,才能更优秀。一晃十好几年过去了,谆谆教导,句句叮咛的话,还在心头绕,想起来心里暖暖的。在我眼里,爸爸是一个温暖的人,从不舍得打骂我们,在重男轻女的农村,我们姐妹几个遭尽亲人的白眼,爸爸没有嫌弃,对我们全是心疼和宠爱,让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充满欢乐。后来知道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越来越庆幸,我有一对明事理的父母,爱我们,且教我们相亲相爱。
而我也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教我的儿女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