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拖延症宝宝家里都有一个爱催促的家长

刚写完5岁外甥女的幼儿园家长联络薄。

我上次写道,孩子每天起床都是一场战争。

姥姥总是忍不住要催促,孩子被催后就磨叽。磨叽带来的是更强力度的催促。直到姥姥发火,她才停止诸多理由的磨叽,但是仍然不会主动穿衣、洗脸。一定要姥姥伺候,她还是噘着嘴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姥姥说,总是一出门就兴高采烈了。(是不是因为出门没有催促了?)

在冲突激烈的早上,送完孩子回来的姥姥却一早上都沉浸在那个情绪里:超级生气,甚至有时会哭!

“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

“为什么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

“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成了白眼狼,学会了气大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被催时,电视就是拖延的武器,啥也不干,起来就坐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汪汪队,水晶魔法,芭比系列换着看,跟她说啥都充耳不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曾几次试图跟姥姥沟通,让她放松下来,学习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做主和负责。可以提醒,不要催促。如果她不着急,就让她迟到好了!(可以迟到,但是不能因为起床晚收拾晚而请假一天)。迟到几次,她自己就会调节时间安排了。

每次姥姥都是心很累,也想尝试一把我说的。但是每次都不能持久。尝试个一两天就放弃,还是习惯催促。可能是真的沉不住气,也可能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我专门在家看孩子还能让她饿着吗?”这是在我们让她不要喂孩子时她常说的。此处的心里可能是“我专门看孩子的,还能让她迟到吗?”

上学是她自己的事,吃饭,穿衣也是她自己的事。5周岁4个月的自我意识极强烈的孩子,可以为自己负责这些事了。大人只需要在她请求帮助的时候帮忙。大人可以提醒一下时间。但是真的可以不用催促了。

就像她明年上小学,写作业是她自己的事。家长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及各种引导,示范。不要约束,命令,引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控制不住的想催促,根本原因可能在于“过度担心”。

过度担心的核心其实是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到。

谁都不喜欢被催促,孩子也是一样,拖延,就是孩子反抗大人的武器。

其实成人也一样会用拖延来对抗不敢说出口的拒绝。

所以,大人用频繁催促防止“过度担心”的迟到发生,殊不知,结果却是大人“促成”了“担心的事”发生!

对于过度担心的家长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但是他们很难明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我的思考,当然我在联络簿上没有啰嗦这么多。

刚写完的联络簿上,老师写的是“希望联络簿成为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我们一起努力!”

从上次写完后的第二天开始,早晨没有鸡飞狗跳了,孩子没磨叽,老人没催促。早早收拾好了等着去学校。

一直到今天是第十天了。一直这样好。老师的力量果然强大!

同时,幼儿园开家长会,姥姥在会上真正听懂了一句话“让孩子开心最重要”。

孩子跟姥姥聊天的时候,姥姥会问一句“你觉得开心吗?”

有时候,真的是,此路不通,可以换条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文为原创,非授权谢绝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