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准高三侄女之托,帮她听了一场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和升学通道设计的一场讲座。回顾我的高考职场再展望侄女的高考职场,我觉得就像做了一场梦,还好获益匪浅!
讲座的上半场通过鲜活的事例,给家长讲述了怎么防止落档、滑档力求使考生辛苦考来的每一分,都发挥出它的应有价值。还讲述了专业与学校的孰轻孰重?平行志愿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讲座的后半场讲述升学通道设计,其中讲到了职业规划。讲座的老师出示了一张高校男生宿舍的照片,一群男生光着膀子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这张照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些孩子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每年考生当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及岗位设定不明确,导致他们在大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张图片就说明了这一个问题。紧接着又讲了填报志愿的误区,其中有这样两条:家长强势选择;考后拍脑袋选择。讲座的老师举了个例子,比如有的考生想学文学,文学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出版传媒之类的,我们知道中国语言文学只有文科生可以报,外国语言文学文理都可以,新闻出版传媒文理都可以报。听到这里我如醍醐灌顶,思绪一下回到了我高考时候。
那时候朦朦胧胧,高二时候分科考试,我咨询父亲的意见。他说理科好就业,学理吧!恰逢那段时间,我记忆力衰退,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自己也有些烦闷,于是就报了理科。后来在理科班学习吃力,有些后悔,但已经不能改变了。考大学那年,家人建议我学师范,在报专业的时候可供选择的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我想报汉语语言文学,可是就没有这个机会,于是报了数学,参加工作后也是几经波折,教过物理,带过计算机课,带过初中心理健康,最后才教数学这门课。
我努力工作,在工作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可是我的内心总是缺少一种狂热的激情,比如对文字,我就有一种近乎执拗的执着,虽然写的不好,可是我就想写写写!每每写东西的时候,我的屁股就像沾在凳子上似的,一动不动,直到一文成型!当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或是词穷的时候,我就会懊悔为什么没学文科?如果当时知道有理科生可以报考新闻传媒类估计我就会去报了。
听讲座老师讲,再结合自身经历,我明白一切都是兴趣使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才可能不断创新,让职场生涯大放异彩!
高考是人生的竞技场,每一届高考就是一场人生戏的开始,从这有人走向辉煌;从这有人走向籍籍无名;优胜略汰,在生活面前,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我的人生竞技早已开始,侄女的才开始,我只希望她能不犯我所犯的错,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展开自己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