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公开发文,虽然仍旧每天都在码字,不过感觉并没有什么进步,我在思考这是为什么。
做任何一件事想要得到提高,都需要刻意练习。刻意,就是要不断对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改进,而改进的前提是需要对这些不足有所察觉。察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自己发现,而是别人告知。
自己发现需要自觉。所谓自觉就是我希望能做得更好,并主动这样做。比如,虽然我只是写给自己看,但是我会在写完之后有意识地去寻找不足,并进行修改。就像我们考试的时候对时试卷进行检查一样,假如我们考完还有这个时间的话。
理论上这是一个好习惯。可是,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即便我们对做过的试卷进行检查了,错的还是错的,我们根本发现不了。因为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之前怎么想的,检查的时候也还是会那么想,很难真的客观地去看自己做过的题。
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是,若不是特别重要的考试,即便有时间我们也根本不愿意去检查,我就属于这类人。我对于自己写下的东西其实是不大愿意去重复看的,特别是,如果它只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就更加懒得发现所谓的不足了。也许你会觉得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其实我曾经也这样认为, 但人的自控力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靠,否则我们就不会总是连早睡早起都难以做到了。
基于以上的原因,这就需要第二种方式,让别人来告诉你,这就要公开写作。在我看来只要写出来的东西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看,都可以算是公开写作。因为只要是公开写作,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些反馈,即便没人反馈也是一种反馈——那就是你写的东西没有吸引力。
得到反馈,最大好处是发现自己的写作上盲区,并将其缩小。这里我想引用“乔哈里视窗”理论。这个理论由乔瑟夫和哈里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这个窗子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
开放区,即我和别人,都知道的信息;隐秘区,即我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部分;盲目区,指的是别人知道,但我不知道的盲点;未知区,则是我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领域。
人与人沟通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缩小未知的区域。 虽然这个理论针对的是人际沟通,但谁说写作不是一种沟通呢,写作(这里指公开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一种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则是为了不断扩大彼此的开放区,增进作者与读者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前面说获得反馈是为了缩小自己的盲区,而这里又说写作是为了扩大开放区,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交流是双向的,你告诉别人一些东西,相当于缩小了自己的隐私区,读者给你反馈,则缩小了你的盲区,两者共同作用就会扩大开放区。
换句话说, 扩大开放区的前提之一是,你得为读者提供新知,也就是不能只写彼此都知道的东西,那样文章并不能给读者带来价值。要么告知新的信息,要么提出新的观点等,这样才能让对方有所收获。其二是,读者可能受到文章的启发,提出你一些你没有想过的问题或有用的建议,彼此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这样的交流就很有意义。
也许你会认为第一个前提就很难做到,不错,但也不用太悲观,因为每篇文章都能自己找到它的读者,每个读者知道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只要你的文章对一个人有帮助也是有意义的。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个最低标准,如果读者真的很少,那我们就需要反思了并改进了,前面说过没有反馈也是一种反馈。
对于第二个前提,也许你又会认为读者给不了有意义的反馈怎么办,的确,上面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但我们要知道不一定非得是提出建议才是有效的反馈,单纯的点赞也是,它可以增强我们写作的自信。因为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而他人肯定可以让我们稳住做得好的部分,不会因为感觉偏差而将对的改错了。有建议则最好,它是提高的抓手,可以让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当然,就算是毫无根据的吐槽也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读者。前提是你得有一个包容的心,可以透过情绪去看这些反馈背后的可取之处。
简而言之,公开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进步的速度,可以让你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使练习更加有的放矢。不过,这也需要我们放下心中的顾虑,把成长进步视为自己的唯一目的,抱着“为我所用”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越写越好,写出对更有价值的文章。
当然,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公开写作,这得看自己的需求。如果你并没有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只写给自己看的日记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你可以畅所欲言,减少公开写作的言不由衷之感,你也可以天马行空,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想法,收集灵感等。这对自己身心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
而对于想要在写作上有所提高的人来说,公开写作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除了得到反馈,你的内心也会产生一种使命感,你会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可,并自然而然地去思考主题、结构、逻辑、语言等各方面的问题,也会愿意一遍遍去修改自己的文章,从而不断进步。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