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临近阶段性评价,但是昨天的测试成绩仍然离达标相去甚远,说实话:有点小焦虑啊!
这不免让我反思:我个人的工作重心还是必须回到教学上。
面临现在过程性评价加阶段性评价再加学科素养的考评压力下,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要抓起来,只有加强了平时的管理,才能更从容的应对各项考核。本学期因为刚到新岗位,对全面工作的熟悉和了解确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下学期必须调整工作重心。
认真反思原因及应对措施,粗略算来有以下几方面:
1.本学期进课堂的时间太少了。因为刚到这个学校,思考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在校园面貌改变的思考和文化体系的丰富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
下学期要把重心放回到教学上,每周坚持听课至少一节。
2.被“人”的因素制约。全乡四个班,本来班级就少,有任何一个班过不了关,都会拖了全乡的成绩,伤不起啊!
下学期要强抓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只有认真钻研教师教学用书,才能对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数学老师的解题能力测试要采取“消号制”,测试达不到95分以上的,一直考核至达标为置。
语文教师要强化抓学生背诵、默写等基础知识的习惯(每天的课至少有10分钟用于抽查背诵和听写或默写),中高年级要强化课堂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习惯(课文讲解要重视问题的设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回答的机会),中高年级要强化习作素材积累的习惯(每篇课文挑选3句以上背诵,如含有关联词的句子、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含有哲理的句子、课文中心句、其它优美的句子等;设置美文欣赏本,每周欣赏有计划的欣赏两篇优秀作文,涵盖写人、写事、写景等等,教师做好欣赏计划。)。
3.常规管理还要做的更细。针对问题班级,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导处人员要更高频率去查常规。
针对村小的管理,蹲点副校长要每周至少前往该学校查一次常规,并做好情况汇报。
备课本上要考虑每篇备课单列“备考点”的情况;教学反思要单列这堂课讲完后有哪些学生对这个知识还没有掌握,列出你通过作业等多种方式了解到的具体学生名字。
常规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去抓。之前我校的好做法继续保留,新的务实的做法要去思考,比如说查备课不能只看他有没有写全所有的课文,每篇课文写了多少字等表面的东西,必须有具体实用的要求出台。
以研究“题”来引领日常教学。教学副校长和教学一条线人员要思考一个课题:“以题入手,研究怎么教”。就是研究考题,把近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研室试卷收集起来,组织学科名师团一起研究,分析各个年级考题的类型,列出题型清单,总结出部分题型的讲题方法,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
4.示范引领还要加强。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选拔,现在成立了乡内的学科名师团,下学期要充分发挥校本名师的作用,把薄弱的教师扶上来。
采用“师徒结对”方式带新人。
采用“专题会诊”方式开出详细“药方”。
采用“教学论坛”方式分享经验、交流碰撞。
......
继续邀请区内名师到校指导。要去发掘在抓教学质量方面过劲的老师。
5.行政管理要继续完善。加快教师教学工作“实战性”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制定的步伐,让年轻教师有“法”可依,大面积的开展基础教学方法培训,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的素质。
牢固树立保底思维,让每个教师必须成为合格教师,就是说最起码的教学方法要知道,知识讲解一定要正确。
目前各教师都很认真在抓教学,积极向上、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令我感动,发自内心的感谢大家。
所以这也更加说明一点:在教师会努力的前提下,作为学校管理者,有责任去思考怎么引领大家,不至于让大家天天在努力却始终找不到方向。
一起努力!
PS:下周四考试,大家都在努力,相信结果不会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