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周的八年级语文赛课今天结束了,我再次翻看厚厚的听课笔记,进行梳理总结,发现近三分之二的老师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来不及进行达标检测。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学习任务,主要原因是安排的学习内容过多,总想面面俱到,结果每一个学习环节都匆匆而过,学生因时间所限,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得不扎实。
每一篇课文,可挖掘的学习资源是非常多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能依据课标、文体特征、学情及本文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关系,恰当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以使学生一课一得。
那么,课堂教学的取舍,到底应该取什么舍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取这篇文章最出彩之处,取对学生触动最深之处,取中考考查概率最大之处。舍什么呢?舍去在之后的其他课文中也可以学习之处,舍去学生已有能力通过自学解决之处。
以《窗》一课为例吧。
《窗》是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讲了发生在一间病房里的故事。两位病友都病得很重,为了让远窗病人有活下去的勇气,靠窗病人每天面对着窗外的一堵墙,编造出许多美景,讲述给远窗病人听。远窗病人刚开始觉得听他讲述是一种享受,后来开始嫉妒,直至最后,他眼睁睁地看着靠窗病人病情发作垂死挣扎痛苦死去。远窗病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占据了靠窗的床位,却只看到了一堵光秃秃的墙。
王老师安排了一个课时。整节课由四个大问题构成:一、复述故事情节;二、分析人物形象;三、探究"窗”的含义;四、体会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的妙处。整节课亮点很多,比如在复述故事情节时,学生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复述,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刻;体会结尾妙处时,拓展到欧享利式结尾的特点。
但是,因为学习内容过多,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没有依据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只是浅显地给人物贴上了"善良”、“自私”等标签,对文本的挖掘深度不够。
《窗》虽是一篇小说,但又不像一般的小说那样情节一波三折,两位主人公之间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太鲜明。本文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远窗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一从一开始听病友讲述觉得是一种"享受”,到嫉妒病友占据那个床位,再到强烈的怨恨,直至最后眼睁睁地看着病友垂死挣扎却见死不救;第二个特点是文章巧妙的构思,尤其是戛然而止的结尾。
因此,在安排学习任务时,就可以将这两点当作重点,让学生反复读能体现远窗病人心理变化的三个句子一一为什么偏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让学生体会其由羡慕到嫉妒再到恨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再分角色读近窗病人垂死挣扎的痛苦和远窗病人“纹丝不动”的残忍,进一步感受其人性完全泯灭的可怕。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引申到社会中类似的现象,如濮阳一高的杀人案,让学生认识到放任嫉妒心理发展的危害,学会自我克制和调解。
学生对人物心理探究得深了,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窗”的双重含义也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出来了。
在谈到"小说巧妙的构思"等写作手法时,老师们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只需用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熏陶感染学生就好了,至于写作手法,只是对培养作家有用,不必多讲。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每学一篇课文,学生不仅要知道该文哪里好,还要知道作者怎样让文章好起来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文章的评价鉴赏能力,也是语文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从八年级开始,语文考试开始涉及到文章写作特点方面的问题,到了九年题,这类题更是记叙文阅读的必考题之一。因此,不管是从中考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文章的写作特点都是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习任务之一。
深入 钻研文本,依据学情恰当取舍学习内容,才能保证这节课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