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是所有想法的集合,往往想法的不同导致行为方式的迥异。
于是乎,身边的人形形色色。
提高认知和改变思考方式是适应变化的第一步。
身边的小例子
想必大家都聚过餐,一起吃过饭,但往往只会有一个人去买单。我们往往AA之后都纷纷转账(这个每个人应该都很熟练了)。我们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因为各种原因,会有某个人迟迟不到账。
这个时候聪明的你会怎么办呢?
我不可否认,生活中一定会存在这两种人。
第一种,直接算了,反正大家都是好朋友,你一顿,我一顿的,没必要那么计较。
第二种,不假思索的直接开口要,简单粗暴,反正这确实是他欠我的钱。
可是生活要是这么简单和粗暴,那就好了,只是事实不和我们的想法相同。
有种人最为痛苦,一边他们在意这笔钱,一边他们不好意思开口要。
他们不一定是自私,他们也不是不舍得请这一餐。
恰恰是因为他们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他们知道自己不是自私,却因为开口要钱这件事让别人误认为自己很自私。
那不开口要不就好了,这顿算自己请的。
可往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算这个字上面。
算,自我主观的认为的算能真的吗?对方因为忘记还钱却并不知道这份心意,那这份自定义的算,算谁的!
那直接要不就好了?
是啊,能收回钱,又能让自己的心不再烦恼。
可是,他或她会怎么看我呢?在微信聊天窗口打着一排字,却很难下决定发送出去!
我们都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刻意地隐藏,却永远都不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
所以有可能你认为向别人开口还钱在别人眼中是自私,但在别人看来,他可能因为忘记还钱而感到羞愧,根本没有对你有任何想法。
生活永远没这么简单,好人会这么多吗?
我没这样说过,人形形色色啊。
但如果在忘记还钱这个过错方的眼中,你开口要钱这件事和你等于“自私小气”挂钩,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样的人只能敬而远之吧!所以不让自己吃亏,对于这种人是不是也一定开口要呢?
为什么这件简单的事情中,我们会很难受呢?
那是因为我们过多地承担了本该由过错方承担的忐忑!
把因为忘记和不愿意归还的行为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成我是个自私小气的人。
但我不是自私小气啊,我不是!所以我强行让自己承担这份因过错方导致的行为。
又有人要说了,吃亏是福,付出最后一定能得到回报!
但我想说,吃哑巴亏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没人知道的事情也就没有回报。
我为大家做了事情,最后竟会吃个大大的哑巴亏,所以以后替大家买单的事情我选择拒绝啊!
所以大家看到摔倒的老人都不扶了吗?道理都一样!
但是经过一番独立思考之后,突然发现答案很简单啊,粗暴点也蛮不错的啊!只是中间的厚度是不一样的。
认知和思考方式的迥异带来行为的不一,才是人与人难以看见的差距啊!
提高认知和改变思考方式的方法
第一,多读书。
思考的角度越多,得出的可供选择的答案也就越多。维度的单一是因为知识的贫瘠,从未真正思考般地固执与独立思考一番后的坚持是两种意境。层次与厚度无法度量。
至于读什么书,每个人想必都不一样。其实各种类型都去尝试一下,也许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谁说的定呢?
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主角从来不会因为别人和自己感情深而变成自己!
第二,从身边的小事情思考,然后去实践
每次独立思考的开始都是从身边小事件开始,思考背后的思考逻辑,然后去问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在作出决定时很痛苦?到底在害怕什么?到底在苦恼什么?我对自己说真话了吗?
一个个问题的背后都是有深层次的原因,或恐惧,或胆怯,或无知。
获得答案的前提首先对自己诚实,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要因有违现有道德而去约束了自己,得不到思想的自由何谈独立思考。
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每个解决方案的背后都暗藏着道德,贪婪,价值,观点。深层次思考之后,得到的感想和体会也会不一样。
最终你会发现,缠绕在生活中的小问题,每一个都很有意思。
第三,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多去沟通,敢于实践
闭门造车最可怕的是形成单一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更加可怕的是,将单一的价值观在强权的包装下替别人的人生做主,枯燥乏味却又工厂般制作下一代。
在这个饿不死的年代,真正的饥荒来自灵魂的贫瘠。
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除去外部环境,我们只是一个个孤岛。多去和身边的人去沟通,会有更多的共鸣。
以前的时代是求同,如今该是存异。
天下之大,总会有一个想法和我类似的人。这两座孤岛漂泊在不同的岛屿间,因地壳运动,缓慢挪动,不一定会相遇,但相遇时必会心心相惜。
大胆作出选择,向忘记还钱和故意欠钱的行为说:NO!
那么恭喜你,你开始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