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本书感觉不好读。不好读在于理论性知识偏多。可能是教低年级的时候较多,所以思维也比较直接,习惯于阅读案例实例较多的书,不用费太多“脑细胞”。现在先简单的说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吧。
在我看来,问题化的教学设计脱离不了“融合”,知识与技术的融合、课堂和学生的融合、大环境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以及等等。其实本质还是让学生如何掌握知识,这是最重要的,不然,老师费那个事干吗?
将问题化教学的思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相融合,将使广大教师不仅能掌握强大的技术工具,更能拥有优良的理论武器,为实践新课程改革提供坚实而全面专业技能。这是老师在探索的路!
问题式教学可以改变被动的、完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机会来体验真实情境,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巩固学科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自觉地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这是预想的学生的改变之路!
从一本书出发,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引出,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而是抛出问题,启发思考。问题乃是通向理解之门。先有发现问题,后有思考问题,最后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之旅也就由此展开!何谓问题化?先分解成小问题,再一一化解!问题化教学设计,就是重点在于引导。引导学生从疑问出发,从本课出发,拓展思路,展开对本课的思考。从而加深印象,掌握知识点。
问题化设计,在不同学科需要设计的重点也不一样。
数学学科是让问题设计更有效:
1.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2.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联系。
3.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4.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5.问题能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
6.问题陈述清晰、具体、完整。注重逻辑性的,在设计的时候,重点在于需要发散思维,理解方法,然后同类引申拓展。
教学任务设计应该注意合理安排难点和重点,并考虑任务大小、所需知识技能含量、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所以,如何设计,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教学中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预设的教学问题并不一定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关注或学习动机,当教学问题不能够在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呈示,转化和解决,它们就偏离了教师本意。所以,设置预设性的问题必然是可行的!
其实最简单理解的莫过于:
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实验——探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