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赚钱才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成长不是“学了多少”,而是“解决了多少问题”。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变现。

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却越学越穷。

现实也很残酷,你学了几年,可能还不如别人研究几个月。

为啥呢?别人研究的是怎么赚钱,你学再多,没有用它去赚钱。学习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

1、研究赚钱,帮你快速成长

赚钱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习赚钱就是在学习怎么解决赚钱的问题。

如果你想直播带货,但销量惨淡。那你肯定会去研究引流、谈价格、选品等等。

如果你想开餐馆,你自然会去考察选址、研究菜品类型、消费群体等。

这些能力,不是看书就能学会的,而是赚钱逼你学会的。

研究赚钱的本质是,赚钱的过程,会逼你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你快速成长。

2、研究赚钱,改变你的认知

巴菲特说过:“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当你睡觉时还能挣钱的方法,你将一直工作到死!”

换个说法就是,你要拥有被动收入,才能实现财务和时间自由。

这个就是商业思维。

研究赚钱能改变你的认知。

很多人觉得打工一个月挣几千、一万,就可以了。但是有靠打工发家致富的吗?

普通人是在挣钱,在打工思维里打转。而未来的赢家是在学习赚钱,用商业思维破局。

那该怎么用“赚钱思维”成长呢?

赚钱最快的方法是模仿,而不是坚持学习。

为什么“模仿”是赚钱最快的路子?

在红利期,最宝贵的是时间成本。

商业本来就是玩概率,你烧钱烧时间,最后连门都没摸到,但是你直接复制过来,相当于跳过90%的坑。

想要赚钱,就要学会借鸡生蛋,

等你把鸡养大,别人都已经有一群鸡了。

卖煎饼大妈复制隔壁的配方,生意照样火,

淘宝店主的复制隔壁爆款,照样是热销款。

万亿的互联网巨头,也是“抄作业”起家的。

阿里巴巴模仿eBay,滴滴模仿Uber,直接照搬商业模式,再根据本土改良,一样行得通。

你只要在商业里赚过钱,就会发现商业的底层逻辑是惊人相似。

下层模仿中层,中层模仿上层。二三线城市模仿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模仿欧美,发展国家模仿发达国家,国内复制国外……

霸王茶姬,品牌定位直接抄茶颜悦色,管理模式抄华为,营销抄苹果和宝洁,设计抄奢侈品大牌。

前边的人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要做的是摸着他们走过的路径过河,何必溺水?

创业九死一生。单纯靠自己想象的方式赚钱是很困难的,即使赚到钱,你也会发现,原来自己走的路,成功的前辈已经走过了,自己浪费那么多时间,还不如最开始就复制过来。先模仿,再超越。

有些苦,没必要吃;有些弯路,没必要走。

与其赌小概率的创新成功,不如直接在成功者的肩膀上摘桃子,先活下来才是王道。创新的样子很帅,但卡里没余额可能会让你哭。

有人说:模仿谁不会?

事实上,90%的人连模仿都做不好。真正做好模仿,需要这3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

信息差才是真正的金矿。

古代商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丝绸和香料,是西域平常之物,却在中原卖出高价。

电影《莫斯科行动》,因为历史原因,俄罗斯轻工业产品短缺。

我国的打火机几毛钱一个,到俄罗斯要1到1.2美元,非常暴利。很多中国倒爷,通过铁路,把大量商品运到俄罗斯贩卖,赚了很多钱。

信息越不对称,利润就越大。

多跨界学习,多线下交流,多破圈走出去,才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强悍的执行力

王阳明讲过,要在事上练,

毛选也说过,要在干中学。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开卷抄答案,只有不开窍的人才自己瞎写答案。

看准了,想透了,接下来就拼谁能下笨功夫,谁更能快速行动、谁就能赚到钱。再完美的复制计划,不落地都是白搭。

3,以结果为导向,快速迭代

看似功利,却可以帮你缩短试错成本。

张大爷看到小区卖烤红薯的李大爷,生意好得眼馋。

他观察了好几天,发现烤红薯关键是红薯品种,烤制火候和定价。

于是他进了和李大爷同款蜜薯,买同款烤炉,定价也差不多。为了方便顾客,他准备了一次性手套和湿纸巾和挖勺,换个地方卖,生意一样好到爆。

开荒者值得敬佩,但大多数人都倒在路上。创新是资本游戏,模仿才是草根最快逆袭。

连牛顿都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咱们普通人,先成为“复印机”,跑通最小盈利模型,再升级改良后为己所用。踩着别人的脚印跑起来,然后再形成自己的风格。

放下身段,清空偏见,放下清高,拥抱市场。赚钱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好起来,不寒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