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穆老师终于完成呕心沥血的《斯拉夫史诗》系列,将作品全部捐献给了布拉格市。遗憾的是,他没得到热情的回应和相应的重视,阿皮查到的原因是“ 新艺术运动的风潮已经过去,正当红的现代艺术的支持者们对所谓“19世纪”风格大加贬斥,他们对穆夏作品的批评是不够'新'。”
穆老师去世后,他的作家儿子Jiří mucha 终生致力于撰写有关老爸与老爸作品的文章,企图引发世人的关注,不过,看来效果不佳,绝大多数的百度文青还是和阿皮一样,若非机缘巧合,仍然不会知道谁是穆夏。
时光过去近百年,无论当时多'新'的艺术风格,想来也已沦为了'旧',比穆老师大12岁,没有子女专职宣传的高更老师,按理应该'旧'得更旧些,但2015年他的画拍出了3亿美元的天价,明显还没沦为'旧'。
是因为虽没有亲生儿子负责推广宣传,但粉丝给力,尤其粉丝毛姆最给力吗?如果只是这个原因,我想就算无知如阿皮这类百度文青,也不会同意。
在阿皮看来,穆老师的作品不是不够“新”,而是表演腔太重,无论是单个人像,还是史诗的群像,透过画面似乎都能听见穆老师像导演一样大声地喊着:
123,大家一起笑!是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那样笑。笑的时候要注意挺胸收腹抬臀!注意仪态注意仪态。
123,大家一起苦难!把历史像大山一样扛在肩上那样苦难。苦难的时候要注意胸肌露出来,那意味着我们依然不屈,但肚子瘪下去,那说明我们在受苦。那个人,你,对,就是你,再去饿几天,肩胛上的肉太多了一点,我要的是瘦骨嶙峋的感觉。
123,大家一起绝望!眼神要空洞乳房要干瘪双肩要无力下垂着那样绝望,抬头看着天,不要看其他地方,看天!看天!注意看天的仪态。
这些严格按照规定呈现的动作、神态和站位,符合所有的审美黄金规则,但除了在大型歌舞表演节目上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没有观众打量评判欣赏赞叹的人,会这样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仪态周整地喜怒哀乐出神发呆吗?
阿皮接触到的高更老师第一幅画是《NEVER MORE》,在鲍诗度所著的《西方现代派美术》书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5月第五次印刷版的彩页第2页。记得如此清楚,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翻译真好玩,居然将NEVER MORE译作“奈娃·莫阿”。
第二是这个叫奈娃·莫阿的女子长得真丑,身材也真丑。奇怪的是,她让人过目难忘,她那因错而得的名字也让人难忘。
此后很多年,阿皮时不时都能见到她,有时是在镜子里,有时是在写字楼某个少人经过的角落,意外又吃惊地看见她,有时是在大街上,擦身而过的一瞬间忽然认出她,还有一次飞机误点,在百无聊赖的候机人群中,又见到她,那个叫奈娃·莫阿的女子放下手机后,静静地看向候机厅的落地窗,看了很久很久,看得阿皮都觉得精疲力竭。
而穆老师的美女们呢,除了啤酒女郎,阿皮还没在周围世界看见过她们,当然,朋友圈的美图秀秀除外。
无论是用3个亿还是300块,我们买一幅画回来挂在墙上,我们买的其实不是一幅画,而是自生命长河中采撷所得的吉光片羽,有的是记忆,有的是渴望。可能穆老师画的,都是人们对美的渴望吧,虽然渴望的姿势程式化了点,“旧”了点。
奇怪的是,穆老师这么“旧”的表达形式,为什么却是苏缨女士钟爱的画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