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自己喜欢的文字并不容易,哪怕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浩如烟海。
第一次看到树洞先生的文字,是在简友三脚猫学功夫的文章里。第一眼看到,便觉得这文字我可真喜欢啊!大概就如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说的那样,“这妹妹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啊!”那是一种莫名的喜欢和亲切。
于是,迫不及待地去搜这个公众号。打开一看,文章不多,也就不到二十篇。循着标题点开了其中一篇,看了两段,仿佛立刻给我带入了一个无人之境,那里有泉水叮咚,有花儿的浅吟低唱,有鸟鸣啾啾······充满人生智慧的语言俯拾皆是,全是在不动声色处。
又仿佛让我豁然闯入了一片世外桃源,那里“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他的文字仿佛有一种让人心静的魔力,能治愈焦虑和浮躁。
他在《处低》中写午睡后静听布谷鸟的叫声,“趴在窗边听了一会儿,檐下的日影越来越高。”就这样看似不经意的一笔,一种悠远的意境和安详的画面便跃然纸上。
我想,不是内心极度的沉静,谁会有娴静的心思去关注几只布谷鸟的叫声呢?幸福和宁静有时候恰恰是因为能够用心去发现身旁每一份细微的美好,也许是路边一朵淡黄色小花的绽放,暗夜中一颗星星的闪亮,天空中燕子的一抹身影······
他写蓝刺头,“每一単瓣都像一个跳舞的女子,轻盈灵动,婀娜多姿。原来,有些美,竟然可以这么的安静内敛,甘于处低,不张扬,不夸张,也不想让人知道。”
读到这样的文字,就仿佛是在聆听一位智者的人生感悟。他的声音不急不躁,神态安详平和,他懂人间百态,看透人间冷暖,他慢条斯理地向你娓娓道来,于是我给出了这样的理解,“安静地去绽放自己就好,不必处处显摆,事事炫耀,静下心来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兀自美好。”
他还写,“我把一颗石头扔进河里,噗通一声,水面破了,又很快恢复了平静。那一刻,我对上善若水的大智慧,好像又多了一些理解。”
这是该有着怎样深沉的思想和睿智的头脑才能不显山不露水地在细小的事物里发现大智慧?
在他的文字里,没有发表演说一样的激扬,没有满纸的仁义道德,亦没有居高临下的教诲,只有安静和唯美。仿佛走入一绿草茵茵和鲜花盛开的河滨,走着走着,便陶醉在眼前的美好里。走着走着,便会豁然开朗,“哦,人生原来如此!世界原来如此!”
他的文字里当然不仅仅只有美好,一个好的写作者是应该关心天下苍生的。
他在《就这样平淡下去》中写了一个在油坊里操劳了一生的老赵,在《生活在底层的人》中写了农村的乡下,和乡下的那些最普通的人,二柱,李桂兰,还有他们家的一条狗。
他写,“大人孩子,吃完饭,就是抄着手看天。晴天。阴天。起风了。飘雪花了。天亮了。天黑了。”
不管是写老赵,还是写李桂兰,他并没有刻意去表现一个写作者对生活在底层,日子有些清贫,甚至有些困苦的人们的善意和关怀,他只是用淡淡的、平实的文字去勾勒他们的生活状态。
他们居住简单,甚至是简陋。他们懂得很少,逆来顺受,乐天知命。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渴望,因为完全不知道该去渴望什么,他们的世界简单而纯净。看到他们闲适恬静又无欲无求的心理状态,心里很羡慕,他笔下小镇上那样一群人的状态仿佛和我隔了几个世纪之远,我希望自己也如此,可是在这喧嚣又浮躁的尘世奔波,我已经无法做到。
我想这也是我爱极了他文字的原因。
这些文章全部出现在公众号“蒋勋书友会”上,我不知道树洞先生是否就是蒋勋本人,网上查了好几次,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猜想也许就是他吧,只有看过人世繁华,体味过人间冷暖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睿智的文字,才能拥有如此淡泊的情怀。不过作者到底是谁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样浮躁的时代还有人能够呈现出如此安静、唯美、温润的文字。
只是这些文字的阅读量完全达不到所谓“爆文”的标准,每一篇的阅读量都没有十万加,甚至离这个标准还很远。对于纯文学的文字,也许在这样浮躁又焦虑的时代已经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去细细品味了吧。
想起来简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总喜欢点开阅读量和点赞量很多的文章,有时候很迷惑文章一般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难道是我对文字的审美有问题?
渐渐发现,在平台的规则下,阅读量和点赞量已经和文章本身并无多大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有人际关系的地方,本质上再明亮纯净的东西也难免会被罩上阴影。
在这样喧嚣的环境里,很幸运能够看到树洞先生的文字。我想假如在简书里,他文章的阅读量比起《教你如何写作三个月月入十万》之类的文章要少很多。终于慢慢明白,并不是流行的就是适合自己的,也不是热闹的地方自己就必须得去瞧一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