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高中升大学的水平测试,从本质来看,仅是一场考试。原本如此,但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对学历越来越看重,而学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莫过于是所在大学的优劣,不难想象,其聚焦点就逐渐移到高考身上。渐渐,这场原本只是为了检验高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就演变为一场残酷无情的“仕途生涯选拔赛“,优胜劣汰,毫不例外。
这就是高考带给考生的巨大压力。
昨日,也即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诸位考生信心满满地走入考场,似是已做好考试的所有准备。可在数学考试开始的铃声刚响不久后,竟有一名学生企图冲出考场,但因已看考卷,受保安阻拦,无法回家,下一秒就倒地不起。一探究竟,原因不是身体不适之类的,却是因考卷太难而引发起的绝望导致整个人精神崩溃。换句话说,他是败给了压力。这着实令人心疼。
试想,他明明还有一大段时间去思考题目,尽管可能在难题中处处碰壁,但总能找多一两道会做的题,或者,他也可通过排除法再蒙几道题, 但他放弃了,选择离开考场,可见他内心所受挫折之大。从他个人来看,他绝不是一个差等生,他一定有着超常发挥的愿望,否则,若无这种由希望变绝望的心态变化,是做不出崩溃离场的行为的。这就意味着,这场考试将对他的一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可能要复读,更重要的是他可能失去积极向上去学习的心态和动力,这对其身心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考后,尽管大部分考生还是坚持到最后,但有谁是笑着走出考场的呢?其实,通过这次事件,也充分暴露考生心中一直承载着他们难以承受的压力,而这次的超难数学题就使他们的压力爆发出来,使得他们之中承压能力较差的人放弃。
即使如此,这种压力也是社会必不可缺的,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涌出新的一批人才,社会更不可能进步。但既然仅因如此,那为何要出如此之难的数学题目?我已稍稍做过这份高考数学卷,虽然自己仅是高一的水平,但从第12题选择题的外接圆,和第4题的求雕像身高这些题目中,我也感到深深的恶意,算到最后也仅是绝望的数字。如果仅是为区分出成绩优异的学生,那只要有两三道难题就足够,而且这两道难题也仅是较难,至少要让1%的考生能做出,这才具有考试的意义。如今,全卷普遍偏难,难题难上加难,那无论是优等生还是普通生,都将其一网打尽,不仅失去考试区分度的意义,还打击了所有考生的自信心,这一点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
在我眼中,高考的压力是必然的,但不要成为打击考生士气的道具。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愿认可这种毫无意义的考试,也在此呼吁未来几届的高考出题组老师们手下留情,能作多方面考虑,出一套更有价值的好题。作为未来的高考生,我们也要学会接受种种挑战,直面困难,在未来两年的日子里多锻炼自己,接受失败,无论是学业还是精神层面上的,迎难而上,正所谓“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