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典型的“乖乖女”,具体怎么“乖”法呢?从我懂事起,我妈就给我安利了:不能去海边,不要去那些你没去过的地方,晚上尽量不要出门……因为那时候还小,一来妈妈是我依赖和信任之人,二来我也怕做错事闯了祸被妈妈惩罚,所以我妈教育我的那些“不能XX、必须XX、应该XX……”我全盘接受了。
为什么人家说教育要从小抓起?因为小孩很容易被调教,从小就根植在脑里的东西不容易忘而且很容易成为习惯。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现在我妈的那些“教育”对我还有影响,虽然现在可以自己做决定,但每次做事还是会不自觉地用妈妈给安利的“教育”做参照。这有好的部分就是我做事不会太猴急,会去思考后果是不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而有局限的部分就是它会束缚我,很多时候让我做事、做决定不太放得开。
这些根植在我脑海的“教育”几乎成了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一直伴随着我进入职场。初入职场那会,自己真的是小白一个,虽然在大学有在团总支负责过一个部门,也有校外的实践经验,但真正进入职场,这还是第一次。我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地对待公司的所有人,对于同部门的同事我更是礼貌尤佳。我承认各种职场电视剧的职场撕逼剧情还有之前一位老师跟我说的“你如果到公司上班就会知道了,或许人家背后捅你一刀,你都不知道。”这些都让我对职场的畏惧多了几分。那段时间,每天过得诚惶诚恐的,生怕自己做错事情或者一不小心得罪了谁会被孤立或是报复。
对于我来说,安抚这份畏惧的最好方式就是对他人“有求必应”。这个模式开启之后,我的工作量极速增加,我成了公司很多人的“万金油”。因为我太好说话,而且也从不拒绝,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帮他们做事。这样一来,我每天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我还要帮很多人打下手。甚至同部门的同事或是其他部门的经理每次找我帮忙都会说:“你停下你手头的工作,那些应该不是很急吧,先来帮我一下,我这边比较急。”即便万般无奈,我也得先赶去救急,可往往那些事情都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急。同样的,我的同部门同事基本都把我安排进了帮助他们完成工作的工具之一。他们经常把工作拖到接近完成的最后期限,然后就火急火燎地找我帮忙。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每个人不是应该各司其职吗?我即便觉得很不合理也万般委屈,但我也不敢吱声。我同时也害怕被人讨厌或是背后被说坏话。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些问题:我这段时间到底学到了什么?我的工作生活过得开心充实吗?我的职业技能有没有得到一点点的提升?我的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思来想去,最后的结论是我除了了解了公司的各个部门和相应职能,还有做了一把老好人充当别人的“万金油”之外,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会。当时的工作,其实我在大学期间就做过了,而且我本人做事有条理,喜欢速战速决,所以即便事情再多我也总能安排好,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也就是说,我做了那么多事,其实都是处于打杂的阶段,对于我的职业发展没有起到关键性的帮助。
于是,我萌生了改变的念头,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比较干练的人是怎么待人接物的,后来发现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想法,什么事情该做则做,不该做的绝不揽到自己的份内来。而他们往往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一味的顺从也不一味的拒绝。
我才明白其实我也可以学习他们的做法,坚守自己的原则,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一味地顺从。所以,我首先要做的是正确区分哪些事是我必须去帮忙的,哪些是别人偷懒叫我帮忙的。毕竟我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大致可以区分清楚。
接下来,面对那些因为偷懒叫我帮忙的,我都会礼貌地拒绝:不好意思,我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呢,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得先完成,你可以叫别人帮助你……一开始有点胆怯,但是慢慢地就会变得自然而果敢。其实我根本没必要去担心他们会对我怎样什么的,因为那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我真没有义务一直做他们的“万金油”,这样反而还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和对我给予的帮忙表示理所应当的诡异心理。
就这么的过了一段时间,我真的摆脱了那种一直忙别人事的糟糕状态。我将自己部分错误的价值观进行推翻重建,我开始有意识有时间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我一直以为我这种情况应该不常见,但我最近看了雅基·马森的《可爱的诅咒》才知道,有这种“圣母型”人格的人原来有那么多,而且我还不是最严重的。
我才知道原来我妈对我小时候的那些教育是“死板的个人原则”,我盲目地将它们作为指导我生活的原则,而很少去重新审视它。我也知道了原来我一直是“愤怒逃避者”和“认可追求者”的综合体。我害怕冲突、别人的不喜欢及批评(“愤怒逃避者”症状),想做个随和、乐于助人、有礼貌的人(“认可追求者”症状)。所以,在这样的思想格局下,我失去了自我,也终究没成为“别人眼里”的那种人。
我很庆幸在我没有看到《可爱的诅咒》之前,我做了一次认真的思考,进而勇敢地做出改变,要不然我不知道如今的我会不会厌倦了职场或是对职场更加的畏惧。
在《可爱的诅咒》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在“圣母们”眼中,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脱离了“圣母型”人格,但起码我已经慢慢地做出改变,因为我明白了我也有好好爱自己的权利。而这本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册——《可爱的诅咒》刚好可以在我的改变路上助我一臂之力。我从书里面知道了如何清晰表达自己需求的艺术、如何挑战自己的恐惧系数、用BEAR四步法(呼吸-赞扬-接受-尊重)平息恐惧感、如何学会好好爱自己……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圣母型”人格倾向,而这往往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当这些困扰一旦超出了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可能会让我们崩溃。我们应该友善待人,但也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好好爱自己。
花开candy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以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