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天前的跨年夜里,罗振宇如约开启了自己的第四场跨年演讲。
可是最近看到很多人、很多文章,对罗振宇大加讨伐:
从跨年演讲的空洞无用,上升到罗胖的贩卖焦虑;
从罗辑思维的传销本质,到知识付费的集体愚蠢。
有人还总结出一句话:年轻人迷信知识付费=老年人的保健品,顺带把一批知识付费用户也给黑了。
我觉得这事挺滑稽的。
1 罗振宇做错了什么?
罗振宇的一肚子坏水谋谁的财害谁的命了吗?
那些知识付费的人都倾家荡产精神失常了吗?
真有人因为听了他的话焦虑到无法自拔了吗?
不见得吧。倒是见有人凭这股莫名的戾气,吸引了不少流量。
比如说这位明白人:
他说看跨年演讲的人是“真闲、真有时间”,可他又哪来的时间,在这里花这么大的功夫来给他总结、批评、下定义呢?难不成是为了正义和责任。
他自称听过一集罗辑思维,就看透了本质,一通明理,断言这些假大空,嘲讽那些速成的“秘方”都是假药。
可见他这论断分析能力,可比“一张图看懂XXX”厉害得多,堪称“一篇文章扒掉罗振宇的底裤”。
他后面又拿什么读书之类的事,来强行论证说理,不仅扒掉罗振宇的底裤,还扒掉听书、知识付费的底裤。
假如我不知道什么跨年演讲、不知道什么罗胖,单看这文章,就能发觉其可笑之处,除了感受到强烈的情绪和口水之外,并没有看到什么有价值的观点。
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蹭热点能力,这篇文章成功让他一个本只有几千阅读量的号,达到了10W+,算上打赏加上广告、流量主,这篇文章肯定赚了不少。
一看评论区里,更是一片叫好,看客们大呼过瘾,仿佛是作者替他们除了一害,举目望去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
可随手一翻他的往期文章,画面立刻滑稽了起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这一招打脸是真香。
很多人,似乎对罗胖们有一个很深的误解。
如果一个人,非要认为罗胖4个小时的跨年演讲是垃圾,说的的都是老鸡汤,讲的都是大道理,就是爽爽拉倒,还鼓吹焦虑,看了就是浪费时间。
那你又见过谁的公开演讲,是句句道破了天机,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而且不励志不金句的?
反正我没见过。
这世上从来没有神,罗振宇当然不是。
无论他制造焦虑也好,华而不实也罢,但凡聪明人,从来都不相信什么灵丹妙药,也从不抱这种虚幻期望,他知道能从罗胖这里得到什么,他知道知识付费的价值所在。
至于那些懒得思考,妄图走捷径的人,才会感觉被骗,感到失望,而这个群体,不光存在于知识付费,各行各业都有。
同样的,那些凡是看到一点不好,也不做客观分析,立马城墙高筑,喊起口号,把罗胖、把知识付费一杆子,并收获优越感的人,这样的人,又能聪明到哪儿去?
2 知识付费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在有些人眼里,知识付费就是交智商税,钱肯定都花在了购买“30天学好英语、30天减肥30斤、6节课让您月入10万”这样的课上面。
然后,这些课必定毫无价值,买课的人也必然毫无所学。
假如有人反驳,说自己学到了123,他们脾气就上来了:你这是被洗脑了,他们抓住了你的焦虑,你个笨蛋!
这就好比一个人,看到了有几家火锅店用假羊肉,很多顾客抱怨难吃,他就认定全天下的火锅都用假肉一样。
各种各样的的付费课,和书架上的书是一样的,既有成功学鸡汤,也有干货指南,既有大忽悠也有真料。
你去看看《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他教你月入10万了吗?他给你秘籍了吗?
他给你备上几百节课,给你列好大纲,用几千个案例给你看你启发,让你理解经济学思维,给你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到很多人那里就成了“听着很有道理,但没点屁用”。那什么是有用?给你透漏下期彩票号码,是不是才算点用?
很多人的理解力真是堪忧。
一个人若真抱着“月入10万的美梦”,然后去花几百块买一门叫“5招教你月入10万”的课,不管最后收获如何,这本身就是痴心妄想。
什么是骗局?
你损失了很多钱,却啥也没捞着,才是骗局。你买了一门课,老师光给你吹牛逼,没带给你一点知识,没给你一点启发,那这门课肯定卖不好,更别提让人好评了。
一个有向好精神的人,一个有学习态度的人,他一定会想通过读书之外的方法,去学习一些东西,即使开始会被骗,他总不会越来越傻,总会找到想要的知识。
而一个故步自封,吃一顿烂火锅就鄙视全天下火锅,然后用优越感来填补自尊的人,你谈什么优秀。
3 我们究竟该信谁?
我们身边总是缺不了这样的人:
一起聚个餐,你问他吃啥,他说随便。但你要说咱去吃火锅,他说火锅不好吃;你说去吃烧烤,他还嫌上火。
挑毛病的能力比谁都强,可让他站出来被别人挑毛病,比谁都孙子。
你说知识付费是垃圾,踏踏实实看书才是真解,那谁不知道看书好啊,那怎么看?看哪些?时间不多的话,除了看书还有什么好方法?
没有下文了。
不负责任的话,谁都能说;忽悠人的本事,谁都具备;挑毛病的能力,无师自通。
罗振宇站在了聚光灯下,缺点被网络无限放大。而无数躲在角落里,对别人开枪的喷子们,除了看得到情绪,却看不见的回答。
说到底,无论是一门课,一篇文章,还是一句话,不管他说得再对,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看实际收益。
很多人再看不起的一样东西,你看了有收获,而且反复查证分析后并无改变,那这对你来说就是好的。
如果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来,说了一大堆别人的坏话,却找不到合理的证据,除了别信,我还劝你远离。
借用美国小说家菲兹杰拉德的一句话: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谁的观点我都愿意去听,但信不信和对不对没关系,我们所要追求的不是一边倒,而是一种稍有偏斜的基于真相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