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随想
真理是思想的太阳,爱是情感的太阳。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付代价的赋予。的确,在物质领域确是如此,然而在精神领域,情形却恰好相反。
脱离惯性,也就是脱离命运。
天命是存在的,存在于传统人的头上;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是可能的,那就是凌越自我传统和社会传统的人。
一切都是相对的,绝对受天命控制和绝对主宰自己都是不现实的。
当生存竞争退居次位以后,人类生活的涵义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这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法。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对生活的理解。尽管如此,一种普适的通律却是存在的,那便是人生质量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说明,对人生的理解可以多种多样,但实际上它们是存在质量的层次的。比如从物质层次到精神层次。
一个人在生活中追求十全十美,那就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冒巨大的风险。因为他总是放弃完美以下的一切东西,而这就是现实生活。他必须接受这样的结局,他最后所得到的,不但不是十全十美,相反正是自己荣耀的青春所厌憎的,然而他这时已失去青春的绚丽了。
母亲创造了肉体的你,社会创造了精神的你。但这都是自然传统和社会传统的创造,只是使你同化于周围的环境,跟一般人一样,而没有使你越出天命的限制。要想摆脱命运的束缚,创造出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同一社会模具中铸造出来的人的产品,那只有两个人才能做到,一个是上帝,一个是你自己。
你自己才是自我的真正创造者,一种超越命运的创造。母亲创造了肉体的你,社会创造了大众的你,你自己创造作为自我的你。
在生活里的错误和失误中获取经验教训的人是有福的,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的人则是有才的。前者只是否定,后者则是在否定之后肯定。
如果你在生活中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所得到的仍不是完美,而是现实生活中最优秀的,即你就无可懊悔了。
由于生活中的不可抗力,你失去了最珍惜的东西,那也无需懊悔。
只是由于你自己的原因所造成的损失,那才是懊悔的死角。但对于不能自己支配自己的人来说,自己也有不可抗力。要想扼住命运的咽喉,就须超越自我的传统,重新创造自己。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在放射光芒,而不是吸收光芒。
善是一种无条件利人的东西,是一种通行无阻的世界语言,它为世人所推崇的程度,不亚于任何其它东西。就某种意义而言,它是世界的轴心之一。但有了善并不是就有了一切。善是人间关系的基础,却不是思想与财富的基础。
患难显示人的本性。因为在患难中,人性恶的一面才会暴露无遗,因为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人的利己的一面会不顾一切全面地展现出来,成为对于他人的恶。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生物人的生活;一切利他的生活,都是神灵的生活;两者的完美结合,则是真正人的生活。
境由人为,为由心造。
理想必然是一种现实,但是逾越于现实的现实;现实必然不是理想,不然就无所谓理想;理想倘然不是一种现实,就非理想而是妄想。
没有绝对受命运支配的东西,也没有绝对受自我支配的东西,生活的要义就是与命运争夺地盘。
人类全部文明的进化就是在与上帝和自然争夺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