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机缘巧合,笔者带着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从天津来到晋江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启了新的工作历程。一年以后,笔者把老人和孩子送回了天津,自己也已于一周前结束这里的工作,重返天津和家人团聚。临别依依,对晋江各位领导、朋友对笔者的包容和关爱始终心怀感激,对解读晋江过程中未完成的功课深感遗憾,一些想法不吐不快。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城市规划师,笔者想结合在晋江的工作体会和“规划师的直觉”,谈一谈笔者对晋江的印象和营城建议。因为资质驽钝,加上归途之中的舟车劳顿,本文难免有欠推敲之处,权当抛砖引玉,与各位师长、朋友及同样关注晋江的外地同仁探讨。
晋江印象
1 交通走廊之城
晋江是沿区域路网带状生长的城镇化空间,尤其该市中心城区,地处海峡西岸山-海间窄长发展带的交通走廊和连接厦(门)泉(州)两市的最短路径上,存在过境交通穿城隐患。该城区空间特质和与其接壤的泉州下辖鲤城、丰泽、洛秀各区(以下沿用当地说法统称“泉州”)及石狮市均有很大的不同,认识到这一点,是把脉晋江营城战略的基本前提之一。
作为公路边上长出来的城市,晋江的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至今带着浓重的公路工程思维色彩,并未根据城区空间生长发展情况而随之动态调整。按照相关规划,多条将于近期启动新建或提级改造的连续高架快速路(双向机动车道数均在12条以上),以不足2km的平均道路间距南北纵贯市域,并长驱直入城市中心区。对此,笔者素来多有忧虑,因为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固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强化区域衔接和提高城市运转效率,但当城市体量过小,高快速化道路(路网密度和车道数)被过度供给时候,将使城市空间被切割得更加零碎,并且大面积处于高速行驶的机动车噪音、尾气污染侵扰之下。而高架形式的快速路则在减损两侧用地的空间识别性和可达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交通噪音高度和影响范围,城市的规模集聚效应和宜居性堪忧。
这种强机动化交通网络对城乡隔阂的影响亦不容小觑,举例管窥一斑:晋江中心城区中,作为外来务工人员高密度集聚空间聚落的陈埭-西滨乡镇空间,和作为外来中高端人才和当地部分士绅阶层栖身之所的新建商品房小区(姑且相应称之为“城空间”),以机场连接线高架路-和平中路-和平南路为界分列东西两隅,相对于前者的社会网络中信息传输之相对稀薄和闭塞,后者无疑更加开放和多元,而和平中路-和平南路高架一旦建成,在吸引更多的过境交通穿城而过的同时,或将进一步加剧城-镇空间分隔,这对于推进当下“城小乡大”的空间秩序反转并无裨益。
2 村中之城
晋江市城乡共生的空间形态,是迥异于福建沿海其他城市的异质存在。那些散落于中心城区及市域各处、高密度集聚的镇村聚落,多数经历了从农耕文明向乡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宅基地上以村民自建房为主要载体的城市化生产生活场景,亦是建立于无数细密连接的灵活生产线之上、分工紧密的产业生态聚落。在中心城区,这些城市化的村落空间多隐藏于城市干道两侧的高楼之后,笔者初来之时,常常喜欢骑着车穿街串巷,忽而进城,忽而下乡,这种近乎时空变换的新奇体验,一度使笔者深深迷恋。
村中之城的特质或许也可用以解释晋江市第三产业不发达的原因。在产业发展的上一程,晋江创造了许多中国奇迹的那些镇村企业就业门槛低,所吸纳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购买力低下、生活消费不完整;另一方面,那些富起来的企业主家庭多在厦泉两市居住和消费,对晋江本地的生活服务需求也不高,故而外来常住人口数量虽达百万之巨,晋江高购买力的户籍人口亦数量众多,两个群体的生活需求却都未能转化为晋江第三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城市尚未建立完整的消费内需。就公共服务品质和城市空间完整性而言,晋江的中心城区至今不像一个功能完善、烟火气息浓厚的城市,而更像是泉州城外新区,其民间经济社会活动与泉州、石狮往来密切,这与该三市之间过于清晰的行政边界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个传统产业以镇村企业为主导、民营经济十居其九的城市,这种半城半乡的空间异质性,喻示着晋江营城策略往往面临土地权属的多样性、产业转型升级的不确定性、城乡社区的协调性及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等复杂命题,交通-空间-产业-社会以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高度粘连在一起,往往牵一发动全身,这对于当地规划从业者的全局掌控力及政府决策的远见性均造成了重要挑战。笔者在这14个月的工作中,观地方政府在庞大的存量空间中腾挪增量空间的艰辛,对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无论是高楼大厦、低矮的镇村自建房甚或闽南大厝)之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及其与产业迭代需求的适配性,多有疑惑:“城进”之大兴土木,必须建立于“乡退”之摧枯拉朽基础上吗?那些曾经走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繁荣而今呈现衰落气象的空间,是城市产业发展上一程的负资产,还是留给未来的可再生资源?
3 机动车之城
晋江人偏爱宽马路、大广场,居民出行动辄驾车或骑摩托车,人行道上鲜见步行者。当地居民高度依赖于机动车的生活方式固然与城市的滨海丘陵地貌有关,但城市空间松散、公共服务覆盖不足、社区配套不健全的用地布局现况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机动性,进而变成影响城市近期建设决策的重要立场。笔者曾经旁听晋江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方案,无论财政预算列支与覆盖规模,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项目都堪称浓墨重彩,而慢行系统、公交网络建设则被轻轻带过。彼时触景生情,联想起14年前天津市路网建设走过的一些弯路,不由得一声叹息。
这些意在让小汽车跑得更欢畅的建设方案,无益于提升笔者作为四流高端人才一分子的日常生活品质。尚在天津这个平原城市工作生活时,有11年驾龄但并不喜欢开车的笔者,可以视出行目的与出行距离的差异灵活选择骑车、步行、打出租车/网约车、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交通出行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大抵合理。而晋江囿于地形条件,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方式出行的可达范围已是大打折扣,再加上频频遭遇交叉口车速过快、行人和自行车专用信号灯缺配、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多被机动车挤占等困扰,骑步出行皆堪称危险之旅。公共运输服务也多受诟病:出租车数量稀少、且通行议价而不打表计费;公交车发车间隔动辄需要15-30分钟。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网约车的态度亦有待商榷,在缺乏可替代交通方式的情况下,网约车作为笔者在晋江唯一可资依赖、交通体验相对有尊严、时间成本上最可控的公共交通服务,至今仍被严厉整顿。类比先进城市,晋江的交通服务品质在居民出行成本控制、出行体验提升、出行方式可选择性和公共运输普惠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且其干道车速之快、交通秩序之混乱、交通噪声之强,亦削弱了外来者的在地认同感。家中老小返津之前,对于步出小区之外的步行艰险多有抱怨,笔者为安心上班,干脆将他们禁足于居住小区之内了事。
4 奇遇之城
晋江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山水林田生态资源散落于市域全境,与其独特的城乡共生景观交相辉映。在晋江随便找一个地方——无论村庄、海滨还是山野——一头扎进去,随处走走看看,总有意外之喜。笔者一度在晋江的城乡之间流连往返,并多次跋涉数十公里,深度体验海之壮阔、山之静谧、传统建筑之精美、大镇之烟火浓郁、海滨小渔村之怡然世外,兴味盎然而无身心之疲。但平心而论,那些如珍珠般美好的空间布局分散,其串接路径多客货混行而无慢行专用通道,笔者的那些跋涉,倒像是路途历险之后邂逅了小确幸,是否具有大众旅游之吸引力却是存疑的。
晋江的人也让笔者印象深刻,带着熟人社会的典型特征。笔者在天津这个陌生人社会生活了十数年,初来乍到之时颇不适应。好在他们性情爽朗,豪侠仗义,社会网络自成一统而又适当开放,对于新鲜事物并不排斥。笔者每遇技术异见以耿直之言相进,当地政府各级领导普遍并不介怀,反而多加勉励,常使笔者铭感于心。闽南亦多奇士,一年之中,笔者在泉晋大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同道中人,无论业内大咖还是深巷之中的小工匠,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各自精彩,常常使笔者赞叹不已,钦仰有加。熙攘的人群中,对于晋江发展下一程的认识,蘸满乡情的感性颂扬与学界忧心忡忡的声音均不绝于耳,正如在工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地如鱼得水,而笔者相识的多位资深专家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融入,诸多对照,终究耐人寻味。
校短量长,熟人社会毕竟具有弱规则性,先来后到者亦有人情近远之分,在小汽车导向的语境中推行交通规划异见殊非容易。晋江院作为“城市的陌生人”和初创团队,初来之时,外需树立口碑,内待增强团队作战意识,可谓燕子衔泥,创业维艰。如今交游渐宽、攻有小克,笔者却要与大家别离,心里自有许多不舍。
对晋江发展下一程的基本判断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繁多,往不同方向着力,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笔者素来批判线性预测思维,自然不会假装对城市的未来未卜先知。但晋江意在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在对标先进价值观进而落实到行动上,终归有迹可循。试述如下。
1 从乡村的胜利,走向城市的胜利
晋江的传统产业,以农村工业化为滥觞,具有低附加值、低土地和人力成本、低技术门槛等特点,与城区的经济连接较弱,造成了晋江长期重产轻城、镇大城小的局面,营城方略是地方政府的历史欠账。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运输技术的进步、产业发展生态门槛的提高(生态成本从外部化转内化)和大众消费需求升级,产业发展的成本结构和市场需求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产业价值链面临重大变革,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重因素作用下,产业空间组织的逻辑,已经从乡村主导转向城市,城市作为产业发展土壤的作用变得空前重要。谁通过城市营造赢得了人才的普遍青睐,谁就占据了产业发展下一程的先机。事实上,晋江大量中小型传统企业近年难以为继并进而导致部分乡村式微的局面,正昭示着这一产业迭代周期的到来。地方政府面临强城、乡振的双重大考。
晋江“强城”的关键,是要对县级城市的经济发展特性和晋江的产业发展规律有清醒认识,使各类型公共政策更加有的放矢,避免被过多的归因偏差式取经所左右。在招商引资政策上,建议近期重点关注民生工程,以及对城市规模效应和中心性不敏感的产业领域。在关于空间的财政扶持政策上,重点关注人的衣食住行具体需求,尤其要注意到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差异,如中高端人才有更多的精神的、抽象的需求,而中低收入者的需求往往更加物质而具体等。通过“强城”之策,形成宜居宜业、多元复合的紧凑城区,为产业发展下一程提供重要驱动力。
“乡振”之于晋江的重要意义在于,“乡”是晋江传统产业发展的“表土”,“乡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建立于镇村企业与熟人社会基础之上复杂产业生态的保护。那些基数庞大的存量空间及其所承载的产业价值链上无数看不见的分工环节,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因此晋江的乡振工作应避免流于物质空间改造,除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更要眼见乡中之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产业生态,为市场经济下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奠定基础。笔者居晋江期间,通过打网约车,先后与数百人次的司机师傅交流,这些师傅中约有80%是在晋江鞋服企业上班的外来人员,当企业效益走下坡路的时候,这些熟练的产业工人通过跑网约车找到了居留本地自谋出路的机会,但主管部门对网约车日益严控的政策和数万的罚金让他们望而生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这一行业。由此笔者总想,会有多少鞋服工人因为二次择业困难而不得不离开他们喜欢的这个城市呢?又有多少乡村因为他们的离开而凋敝呢?所以“乡振”到底该“振”什么?遗憾的是,笔者直到离开,也没能参与到晋江的产业调查工作中,在网约车副驾驶座上完成的那些非正式访谈是否具有代表性,笔者一直不得而知。
2 从以邻为壑,走向泉晋石同城
城市的公共服务品质和经济活力建立于规模效应之上。城市的规模效应体现为城市常住人口的大体量规模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高集中度,它意味着城市以相对低廉的基础设施人均建设成本,获得较高的土地经济效率、交通可达性和公共服务品质。当前,晋江固然存在不以行政意志为转移的完整城市或城外新区的发展方向之惑,但泉州市域内(受山、海分隔)空间松散、泉晋石三个主城自成一统、规模效应不明显并因此稀释了城市整体竞争力的状况,已是不争的事实。
活力之城营造显非一日之功,好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晋江的城市基础薄弱,凭一己之力在尚处乡村语境的全市域施行“全市一城”往往欲速不达,反而容易造成大量增量空间的闲置,借力周边地区相对完善的城市功能,谋求更大范围的“全(泉州)市一城”方为良策。笔者在这一年多的工作里,深刻体会到泉州市域上下行政体制壁垒重重,各部门各自为战的情况并不鲜见。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晋江民众的生活消费与泉、石两市高度关联,他们通过用脚投票,已经使三市的行政边界趋于模糊,成为事实上的经济共同体。因此,消除行政壁垒,推进泉晋石同城,不过是顺势而为之策。
3 从区域的零和博弈,走向合作共赢
城市兴替的背后,往往可以找到交通运输技术变革的线索。泉晋地区从唐朝时的“世界四大口岸城市之一”,到今天的沿海公路走廊上的城市,主导发展的交通方式从航运转为公路运输时,与福建沿海其他地区相似的逼仄地形限制已使其与内陆腹地的公路交通联系条件大打折扣,在同等对外出行时间内,晋江可连接的区域人口和就业岗位,与建立于冲积平原之上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存在数量级差别。当前,以厦门、福州南北两极为核的区域一体化程度仍然较低、回波效应有增无减,地处福厦两市之间的晋江身在泉州(行政隶属关系),心向厦门,厦泉两市一时瑜亮,关系微妙。
但高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运营料将给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转机。与公路交通方式相比,这些轨道交通线路独立于道路而存在,受地形影响小,高铁/城际铁路+地铁的运输效率能够有效克服自然地形所造成的区域交通网络阻抗,尤其福厦高铁,在生产要素运输效率上可无缝对接国家高铁网,使晋江与长三角、珠三角的高铁联系控制在3.5-5小时以内,城市往内陆方向的经济腹地也将得到大幅扩展。目前,厦漳泉一体化发展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如能尽快推动该区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深化完善和落地实施,则厦漳泉地区必然成为中心城市一小时通勤圈范围内的经济共同体,合则共赢,不合则俱损。
营城建议
1 基于过境交通组织优化,合理制定交通-空间协调生长策略
交通出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关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和机会成本,远比工程层面的比较来得重要。晋江作为交通走廊上的城市,在后续的道路规划建设项目中,要尽快扭转以公路思维或工程思维确定城市路网规划建设方案的观念,尤其对于城市骨架路网的线位、网络连接条件、道路断面设置形式和对沿线地区的影响,要从交通组织合理性及环境影响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证,尤其要关注由路网连接条件和通行能力变化所导致的机动车交通流量再分配问题。根据经验,窄长发展带+区域走廊的空间特质诉诸于交通发展方略往往有苛刻要求,需综合权衡城市规模、用地布局特点、交通需求强度与分布特征等因素,推进城市生长空间与过境交通的协调发展。当城市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尤其当过境交通给城市所带来的尾气和噪声污染、道路资源挤占、城市空间阻隔等负面影响已经远远大于其所带来的对外出行便利和空间识别性提高等正面效应时,往往需要通过交通组织优化,将过境的机动车交通疏解到城区外围,在穿越市中心的方向上则以大中运量公交+慢行交通方式取而代之,形成绿色交通优先、小汽车通而不畅的分方式差异化需求管理措施。
优化晋江的过境交通穿城问题,可谓刻不容缓、恰逢其时。一方面,大量过境交通(尤其货运交通)穿越城区,已使城市居民额外遭受更多的汽车噪声、尾气侵扰,长此以往,将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晋江市主城区正呈现沿世纪大道、泉安路、和平南路三条纵贯市域的干道南北拓展态势,按照综合交通系统近期建设方案,出于优化泉州国际机场对外疏解条件等目的,和平南路将从地面现状主干路全线改高架快速路,届时南北向穿越晋江市中心过境方向的路网通行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势必诱增更多的过境交通穿城而过,与宜居城区的发展目标相悖。笔者认为,改造后的和平南路道路条件与较长路口间距的现状道路条件相比,所节省的时间十分有限,而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显著于前,建议从综合交通系统分工角度,再行论证这一快速路工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尽快梳理该三条路的功能分工,形成公交、慢行、小汽车等多方式共享公平路权、内慢外快的复合交通走廊,世纪大道南段相应地从规划快速路降为交通性主干路,以提高草庵文旅街区等沿线重点地区的可达性。
最高级的交通规划,是面向交通生成的干预措施。建议晋江抓住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这一契机,从交通组织优化的角度,软(交通管理政策)硬(交通设施条件)兼施,全面梳理工业区、物流园区和城市骨架路网布局,以及相关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从源头上规避不合理的过境交通组织。同时,尽力促进环湾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等交通饱和度低的区域骨架路网和规划未建快速路的资源整合,并对西部快速路、凤池路、江滨南路等规划快速路的建设必要性和近远期建设形式进行重新论证,尤其避免在晋江(河流)南岸继续强化互通立交环伺泉州城和利用滨水空间组织大量过境交通的格局,为提高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和泉晋两市路网通行能力的匹配性创造条件。
2 以高铁站为中心,推进“轨道上的厦漳泉”规划建设进程
晋江当下面临的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培育不充分的发展困境,因其常住人口教育结构、消费结构的特殊性而内生动力不足,需要从区域角度谋求外源动力。作为沿海大通道组成部分的福厦高铁泉州主客站落子晋江,是市域内当下可期、具有外源赋能作用的区域大事件,该高铁于2022年通车后,料将推进以人为载体的区域生产要素流通,使区域中心城市(福州、厦门)首先获得正面收益,进而逐渐带动其他城市一体化发展。
泉州南站高铁新区北接晋江主城区,东临石狮城区,南距翔安机场30分钟车程,具有临(高)铁、临空双重区位优势,是泉州市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门户地区。但区域交通方式高速化变革所带来的时空距离缩短,只有得到设站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等效交通方式接驳才能得以实现,而大中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低时间、费用成本的突出优势,是接驳高铁站的最佳选择。因此,建议以泉州南站、内坑动车站、翔安机场、城市中心区为控制点,以低换乘、低费用、大中运量、快速化的客运交通网络为载体,搭建要素流通平台,延引外部磁核辐射,强化站城一体,站港(翔安机场)一体、区域一体门户枢纽地位,由三极启动到连绵发展,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建议结合泉州南站高铁新区概念规划项目中确定的地铁线网布局,尽快修改地铁一号线近期建设方案,力争其在明年开工建设,为福厦高铁开通初期的接驳效率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尽快推进泉晋石交通一体化,提升跨城路网的连通性和公交服务水平,尤其是要尽快推进地铁、地面公交等多层级公交体系对泉晋石主城区的高出行体验(高发车频率、高线网覆盖范围、舒适的车况和可支付的公交通勤成本等)交通服务串接,通过“以时间补空间”之策,提升大泉州地区的规模效应、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互联共享。
3 基于慢行系统建立优质空间之链,培育晋江的场所精神
当下,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已不仅限于物质层面的购物,而是向娱乐、休闲、体育活动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拓展,消费空间载体更加多样化,甚至空间载体本身也成为消费对象,呈现出文化符号特性和社群分异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空间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疗愈效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对访客的在地认同感和城市居民的人文气质造成重要影响。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何越来越多的城市在逐渐推进城市道路的街道化改造:作为城市居民和访客每日出行必经之场所,街道是城市中最易达、最普惠、最高频使用的公共空间,伟大的街道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间接赋能作用,其空间品质及其所能带给使用者的高体验感,将对城市宜居性和居民幸福指数带来深远影响。
晋江并不缺乏优质空间,崇德路、敏月公园、草庵、八仙山、五店市、塘东村……都在笔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样印象深刻的,是抵达这些美好空间之前常常并不美好的出行体验——按照心理学的“峰终定律”,这些体验最终使笔者对那些优质空间的良好印象打了很大的折扣。事实上,优质空间布局分散且与道路交通相容性差的错配现象在晋江随处可见:博物馆、图书馆和戏剧中心矗立于10车道世纪大道两旁的高台之上,滨江、 滨海空间被规划快速路和货运道路所阻隔,等等。笔者曾经在与一位朋友讨论晋江某镇总体规划方案时,坚持要预留该镇通向深沪湾方向的客运通道,朋友一度误以为笔者过度看好深沪湾的旅游价值(毕竟现状的深沪湾水体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声音景观亦不如人意),而笔者心里想的却是,海水的开阔视野和不同形态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海水的特殊情感和审美情怀,理应使更多的城市居民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得到它常态化的浸润,晋江市其他优质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同此理。论单个体量规模,那些空间宛如小家碧玉,并不足以吸引很多外地访客,但若能通过城市街道和绿道系统的串接,形成疏离于机动车之外、风景独特、步移景异的慢行健身网络,则有利于形成持续的美好体验,这对于城市居民的精神疗愈和生活品质提升将大有裨益,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对精神消费有极高要求的)高端人才吸引力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建议一方面结合“城市双修”,全面推进城市生境修复,同时在建成区尽快完善慢行系统设计,对于新增或迁建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设计学院、文创园区等对信息流通效率和环境品质要求较高的业态,尽可能将其集中设置于慢行友好的市中心及周边地区,并吸引咖啡厅、花店、书店等业态同步入驻,形成具有一定空间集聚规模的思想交流空间和复合社区,改善城市创新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肥力。另一方面,结合泉州南站高铁新区等增量空间项目,按照场景经济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空间品质,形成更加宜居宜业、低小汽车依赖的城市新区。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空间的生态人文环境品质,培育“地灵人杰”的城市空间精神。
4 完善社区生活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烟火气”
社区生活配套设施对于城市而言可谓“天大的小事”。初来晋江之时,笔者习惯性地以居所为中心四下寻找菜市场,却遍寻不着,数月之后,经人指点,终于在小区一公里外的村里找到一个摆在泥泞污浊的村路上的菜摊集中摆卖点,继而在离居所4公里远的市中心附近找到一个室内大型菜市场——其规模不可谓不大,但其卫生条件与采买体验仍与笔者在天津、福州、厦门等地看到的菜市场大相径庭。笔者素来认为,民以食为天,就近获得品种丰富的新鲜食材的能力,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配套,而菜市场是最温情的场所和最有活力的社区交往中心。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菜市场是管窥城市宜居性和亲和力的重要窗口,“在远离故乡的城市里,一个菜市场带给我们的安慰,就和深夜还亮着灯的便利店一样”。人们往往通过胃的满足感使心灵获得慰藉,在菜市场采买食材和在家中厨房加工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和故乡的神秘连接。反观晋江,“农改超”之后遍布于城市各个居住小区周边,取代菜市场而存在的小型生鲜店里干瘪稀少的蔬菜和暗红的生肉,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厨房的上述丰富想象。
社区生活配套设施当然不止于菜市场,笔者以此切入,是试图再次强调,物质空间被人们赋予的精神寓意,使我们无法继续按照以物质空间为对象的传统规划思维去理解这些看似渺小,实则对城市居民造成深远影响的设施之去留必要性。当城市不再将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具体需求概念化,这个城市才可能变得更加温情。
在泉州南站高铁新区概念规划中,笔者尝试以交通需求管理与社区生活场景设计双重思维重新审视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布局,多有体悟。在高铁新区中,三条快速路、两条高速公路宛如一条条百米大河阻隔了两侧用地的交流,社区各级配套设施在这些干道各自围合的用地基本单元里得到内向组织,并依托轨道交通与慢行系统的编织融入居民日常出行链,以此减少绕路或过多跨越宽阔道路的不合理出行。此种情景下,空间规划设计的对象已经从“物”变人、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建筑物、道路、绿化景观……不过是经由城市居民日常无数活动串接而“万物互联”场景下的一小部分而已。
5 建管结合,提高交通文明程度
作为县级城市,晋江的交通服务水平和发展目标固然无法和国内一二线城市相提并论,但其交叉口车速过快、交通噪声扰民、货车穿城、夜间飙车现象屡见不鲜等问题已触及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质量双重底线,理应引起广泛重视。出人意料的是,过去一年里,我们不断接收到从各个渠道转来的关于放宽中心城区部分道路行车速度管制上限的社会呼声,这与外来者对晋江交通的危险感受及交通事故多见的直观印象大相径庭。经初步分析,摒除交通价值观的落差,造成晋江部分民众速度偏好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年晋江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主要干道的机动车交通饱和度较低,客观上强化了驾驶员加速行驶的冲动。二是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不当(如过于开阔的视野或缺乏变化的路侧景观)等引起的速度错觉。三是许多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过街人行横道等配套不全,路缘石转弯半径过大且右转机动车不受信号灯控制等道路交通条件,为驾驶员提供了连续行驶环境,使驾驶员对造成其车速下降的因素容忍度降低。
机动车出行需求总是欲壑难填的。按照著名的当斯定律,小汽车出行条件的改善,不但无益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反而终将诱增更多的小汽车出行,使道路条件改善所带来的通畅效果趋于淹没。晋江的城市发展愿景立足高远,交通价值观理应对标国际先进标准而非过度迎合当地驾驶员交通提速“策马狂奔”的诉求,建议在开展广泛的文明交通宣传的同时,建管结合,多管齐下,重点针对驾驶员的交通违章违法行为(尤其闯红灯、超速行驶、乱鸣喇叭、不礼让行人、酒驾等)和不合理的道路设施条件,尽快开展专项整改。中心城区原则上全天禁鸣,禁止中型、重型载货汽车通行,确需进入中心城区的货车凭通行证在限定时间和限定路段通行。市中心、中小学校、住宅区、人流密集地区周边次干路和支路严格限制行车速度至30km/h(含)以下。对新建城市道路则宜以场景丰富的街道(而非只是提供交通通行的公路)视之,按照安全有序、路权公平、人性化体验的要求,严格控制街道空间尺度,完善街道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精细度,全面推进晋江“城市客厅”的品质提升。
6 尽快开展大数据研究,建立人与空间的信息闭环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管理要件,也是面向场景经济的空间技术支撑条件之一。其对于城市的价值在于,我们得以通过它所承载的海量样本活动信息,辨识城市的发展特性和空间使用信息,使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需求与物质空间营造之间形成双向反馈的信息闭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决策的科学性。
大数据研究平台的建立,对于晋江的产业转型发展也意义重大。一是工业4.0时代的产业价值链较传统产业已有很大不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有望使晋江作为传统产业价值链上低附加值环节的市场信息闭塞现象得到有效改观,从而使生产车间与市场需求的连接更加紧密,实现流水线的弹性化改造。二是大数据平台触及数据标准建立、部门信息开放、技术团队构建等复杂问题,需要假以更多时日方可能实现有序运转,如果在当下结合相关产业适时启动相关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前的窗口期完成技术积累,抢占先机。
7 强化规划引领,提高城市远见
城乡规划是关系到城市远见与空间正义的学科,土地资源的统筹分配,是保障公共权益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前提。当下正是城乡规划行业的范式转移时期,诚如未来的工业思维是软件思维、网络和大数据思维,而不是当下的产品思维和硬件思维,未来城市规划的排兵布阵对象,亦将不止于物资空间,还包括物资空间所承载的经济社会活动,即要通过对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去响应和激发更有活力的经济社会活动。由此诉诸规划设计范式,自然要求规划设计师有更加全面的学识和洞见,并且具有丰富的场景意识和人文素养。
强化规划新范式引领,对于晋江这个特殊的城市尤为重要。一方面,晋江城市区位之特殊、制度环境之复杂、产业发展之多元、用地布局之异质,远非一般规划设计师所能驾驭,晋江当下带有浓厚工程思维和公路思维色彩的营城方略,实则见城市一斑而不见全身,由此导致的机会成本尤巨。另一方面,晋江的外部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巨变,厦漳泉大都市区将建立航空、高铁、动车、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多方式、高速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城市间生产要素流通效率将得以大大提高,势必对晋江市的产业发展模式及用地空间格局带来较大冲击。而泉州南高铁站、翔安机场等区域交通枢纽的引入,亦将在晋江城南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核,助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空间战略唯有适时调整优化,实现交通-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吸纳区域发展红利,为城市下一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空间基础,而规划设计人员如无渊博的学识、收放自如的专业视角,在面对城市内外的复杂发展情境时往往力有不逮。
所谓“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与谨慎筛选具有跨界驾驭能力的规划设计团队实现长期在地服务相应,晋江亟待尽快整合当下分散于规划、国土、市政、交通等各行政主管部门下的空间规划职能,从行政体制上改变空间规划职权分散造成的九龙治水乱象,形成具有高度话语权、能够统筹全市各类型空间规划职权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分配和各类型建设项目的龙头引领作用。依托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议尽快延请在城市空间、产业发展、交通规划、社区营造等方面富有远见的国内外专家组成城市发展智囊团,并就各类型规划建设项目尽快完善项目准入条件、编制技术规则和项目审查机制,逐步改变晋江当下规划设计项目质量良莠不齐的窘境,以富有远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规划引导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