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习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这一消息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福建农林大学的校园,也为全国农林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地说,25年前,他见证了学校的合并组建,这些年也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得知学校在学科建设、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都取得新进展,总书记感到很欣慰。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福建农林大学的亲切关怀和对农林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总书记的回信,为福建农林大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希望学校继续深耕“三农”,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林人才,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总书记对学校的殷切期望,也是学校肩负的重大使命。
福建农林大学在过去的25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科研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为福建乃至全国的 “三农” 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业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对农林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些要求,福建农林大学要以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品牌。要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攻关,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福建农林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田间地头中增长见识、锻炼本领,培养出更多知农爱农、献身农林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此外,学校还要加强社会服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鼓舞和鞭策,也是对全国农林教育工作者的激励和指引。全国农林高校要以福建农林大学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林教育,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谱写农林教育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